楊清源隨即真元一運,“此地已經被我以天遁傳音之法罩住,你無須擔心,外面的人聽不見我們的談話。”
話音一落,葉凌立刻起身行禮道,“卑職益州六扇門葉凌參見山長”
葉凌,原六扇門追風捕頭之一,后入刑律學院深造,為大周刑律學院第三期學員。
楊清源擺了擺手,“這禮節之后就免了吧,我的來意你應該已經清楚了”
“是”
葉凌早早就接到了楊清源的傳訊。
“但那個死者的尸體,早早地就已經被唐門帶回了。”
唐門乃是蜀中地頭蛇,和益州的各級官員也有所關聯,都察院也曾經來查過一次,但是卻掃不干凈。
故而益州六扇門也得給唐門幾分薄面。
像這種勾結地方,腐蝕官吏的組織,還是六扇門最頭疼的,單憑他們一家根本沒法處理。
“之前,六扇門并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是以為是武當殷六看到這個死者唐衛奸殺民女,故而出手將其誅殺。”
所以當唐門要回尸身的時候,六扇門也沒有為難。
直到在接到楊清源和六扇門總部傳訊之后,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山長,根據我們六扇門在唐門內的探子所說,這一具尸體在唐門帶回的當日,便被唐門的執刑長老鞭尸之后焚毀。”
“嗯”
楊清源的目光之中帶著一分疑惑。
死后鞭尸,他是能理解的,像唐門這種家族式的門派,必然是規矩森嚴,否則根本無法約束底下弟子。
但是這個焚毀就值得商榷了。
蜀地風俗以土葬為主,而唐門世代居于蜀中,也沒聽說過有火葬的習俗啊
火焚尸體,倒是有點毀尸滅跡的意思。
“死者唐衛可經午作驗尸”
“已經檢驗,這是大理寺定下的規矩,若是江湖仇殺,也需要驗尸。”
“好,去讓人將驗尸報告取來”
“我親自去”
對著葉凌離開的背影,楊清源的目光之中多了一分審視的味道。
從他剛剛的反應來看,似乎并不知道血河宗之事。
但這個唐衛應當是和血河宗有關聯的,否則殷梨亭不會在殺了他之后,便向著西南的十萬大山而去。
可殷梨亭為什么不告訴葉凌真相呢
血河宗不僅僅是武林正道的敵人,更是天下的敵人。
當年在武陵縣發現血河宗的蹤跡時,尚且是太宗高皇帝在位,他便下旨嚴查血河宗的妖人。
而且楊清源和六扇門的關系,殷梨亭是知道的。
若是尋求六扇門的幫助,追查起來應該會方便不少。
楊清源正在嘗試復盤當時殷梨亭的想法。
面對大敵,身邊有助力卻不用,如果不是怕牽連自己人,那就是這個所謂的“自己人”并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