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就是本官的分內之事,絀陟使代天巡牧,自當撫境安民。”
這件事會辦好,楊清源一點不奇怪,除非那個金陵府衙的戶曹不想繼續干了。
一旁的老僧微微猶豫之后,開口問道,“敢問楊侯,不知道慈航靜齋的師仙子何在”
雖然不確定這蓮花、菩提到底代表著什么,但是老僧覺得,師妃暄可能就是北禪宗重立的契機。她身上本就有氣運在身,可為北宗重立者。
楊清源聞言,神情出現了變化。
師妃暄之死,雖然非他之故,但是和他還是有脫不開的關系。
那如來神掌雖然神妙,但畢竟是一卷殘本,還是楊清源用道瞳以道門武學推演出的如來神掌。
雖然是師妃暄在事前知道,風險自擔,但楊清源內心還是覺得他有責任,包括猶豫疏忽大意而沒能預見到最壞的結果。
“說到師仙子我有個糟糕消息要告訴兩位,昨日,師仙子因為修煉如來神掌,走火入魔,生機全無,圓寂了”
“什么”無祿大師雙瞳瞬凝,對于這個噩耗,他是難以置信的。
幾日之前,師妃暄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直在護生居中幫他照顧那些孩子,沒想到短短一日的時間,兩人便天人永隔。
那老僧倒是依舊淡定,這倒是和之前的枯木蓮花,菩提新芽異象相吻合,這倆本就帶著死中求活、破后而立的意味。
“對于此事,深感抱歉。不過,師仙子生前乃是佛門中人,本侯聽聞,佛門高僧以火圓寂,結余舍利”
“什么你把師妃暄的肉身焚毀了”剛剛還一臉淡定,滿不在乎的老僧聽到一半情緒突然失控。
雖然說佛門中有如來涅槃的典故,但要是都被焚毀,別說是涅槃了,怕是連灰都不剩了。
“不,不是”楊清源也被這老僧這一舉動嚇了一跳,“還沒來得及燒”
楊清源在翰林院通文館中看的書實在是太多了,這就導致出現了一個問題,對于他沒有實際了解過的東西,多種不同的說法反而讓他無所適從,比如這佛門的烈火圓寂之法。本想著,師妃暄已逝,其圓寂的火焚自然要依照佛門之法,結果單是楊清源從書中所學的圓寂之法,就有七種之多,楊清源不知道該用哪一種,這才來詢問無祿大師。
聽到師妃暄的肉身還沒有被焚毀,老僧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剛剛老僧失態了,還請楊侯見諒。”
楊清源干笑一聲,“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空無大師,乃是佛門高僧,必然對于烈火圓寂之法經驗豐富。”
“”老僧再次一滯,這話說的,好像他經驗很豐富似的,他也是第一次,還沒圓寂過呢
老僧覺得楊清源這貨太氣人了,他近年來情緒波動都沒有這么大過。
楊清源則是暗中一笑,根據剛剛老僧的反應,他推測出,師妃暄怕是還沒有死透。
天下武學繁多,神奇武學如過江之鯽。比如他自創的誅仙劍、絕仙劍,比如莊曉夢的天意四象決楊清源知道的能夠進入龜息假死狀態的武功不少,但是之前師妃暄狀態明明已經死透了,連的溫度都降低了。
不過若真是假死,楊清源都是想到了如來神掌傳說中的第十式。
如來神掌這門武學,有人說是九招,也有人說是十招。
楊清源也沒有見過完本,只是根據殘卷傳說,配合上道瞳補全出來了三招。
不過根據如來神掌的招式來看,是存在第十招的可能性的,從佛光初現到萬佛朝宗,都是世尊釋迦的經歷,不過在萬佛朝宗之后,世尊還有一個重要的經歷涅槃。
如來涅槃,世尊重生。
若是真的進入假死狀態,倒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佛門講的就是寂滅之法,藏冥運于即化,總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以知涅槃之道。
在這方面,道門與佛門確實是涇渭分明。
道門的胎息先天講的是“生”,佛門的涅槃寂滅講的是“死”,如此一說,楊清源看不出師妃暄的狀態,倒也在情理之中。
“老衲冒昧,不知道能否勞煩楊侯帶老衲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