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衍原本以為趙王在思索什么,就這
“王爺,這都不重要,關鍵是您需要什么起兵的名目呢”
趙王的思想也從震驚回到了正軌之上。
“這名目自然就在父皇的皇周祖訓之中,皇周祖訓有言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如今朝中奸佞橫行,孤王身為朝廷塞王,自然應該領兵清君側、除奸佞,廢昏君,立賢王。”
趙王在麟德天子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這十二字真言了。
渡衍滿意地點了點頭,當皇帝就是要有趙王這種不要臉面,顛倒黑白的本事。
如今朝中河清海晏,政通人和,到了趙王嘴里,卻變成了奸臣當道。
麟德天子,垂拱而治,仁德圣明,到了趙王嘴里成了昏君,要另立賢王。
“王爺要廢天子以自立”渡衍覺得,這里有點問題,不像是趙王平時的水準。
“自然不是,我會讓群臣和天下人,主動奉我為天子的。”趙王表示,本王當然不會只有這點水準。
“廢除天子,本王忝為攝政,暫理國政,隨后要迎的賢王,自然是蜀王朱瞻理,他是太宗的四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按皇周祖訓,即便是本王那大侄兒崩后,也該由蜀王朱瞻理繼位。朱瞻垕非嫡非長,登基名不正言不順”
趙王因為嫡長之別而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現在他反過來要有皇周祖訓的繼承法來駁斥十三繼位的合法性。
這讓趙王心中一時間也是百感交集。
“蜀王朱瞻理在蜀地就藩,到時候,本王自然會派人去迎接,而蜀道艱難,他的出蜀之路也不會一帆風順,說不定就會死在路上。而宋王朱瞻塤也被麟德天子所殺,那先帝便沒有子嗣可以繼承皇位了”
這一番謀劃,聽得渡衍連連點頭,因為楊清源發動的政變,導致他們之前的計劃都不能用了,結果趙王在練兵的同時又準備了一套新的計劃,甚至比他們的前一套計劃還要完善。
“王爺此計,不可謂不妙也”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太宗文皇帝已無子嗣,自然該有太祖之子,太宗兄弟來繼承。
而太宗的兄弟不多,趙王不但總理朝政,且雄才大略,自然無人可與其相爭。
這樣一來,法統算是完備了。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套流程,大義之名,從來不是小事。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做事一直是講究一個出師有名。
若是強行以暴力奪取皇位,根本坐不穩
“善趙王大才。不過這些都是事后之事,在這些前面還有兩座大山擋在趙王的面前。”
大義重要,暴力同樣重要。
想要以大軍攻入神都,占據京城,攔在趙王面前的還有兩座大山。
天策軍大都督李承恩,武鄉侯、太子太傅楊清源。
443sx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