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山,群峰連綿,瘴氣環繞,難知行蹤。
若沒有足夠的情報之處,在場的眾人可能連血河邪宗的總壇都不一定找得到,更別提什么剿滅血河,一正乾坤了
張玄清問鐵手道,“鐵捕頭,不知道神侯和柳總捕頭可有信息傳回”
鐵游夏搖頭道,“家師和柳總捕頭尚未有回音,”
“不過家師隨身帶有大周特訓的靈風鴿,雖然南疆有迷霧瘴氣,但情報應當是能夠送出來的。”
靈風、迅雷兩種鴿子,是暗六部中的錦衣衛培育出的傳遞信息的兩只靈鳥。
迅雷鴿,鳥如其名,振翅飛翔猶如天際迅雷。可以保證邊關緊急的軍情可以在最短的事件送抵神都。
但這鴿子也很金貴,非碎牛肉不吃,非糖水不飲。
碎牛肉還好說,邊關之地,肯定是不會缺少牛羊的,但是這糖水可真的是珍貴。
周原膴膴,菫荼如飴。
這是詩經中對于糖的記載。
中原前期的糖還是以飴糖為主,所謂飴糖,就是由玉米、大麥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而制成的食品,簡單來說,就是用谷物發酵造出的糖。
齊民要術中就有記錄“用粱米、稷米者,餳如水精色。”
而現在的大周,則是以蔗糖為主。
后漢的楊孚在涼州異物志中,曾經寫道“石蜜非石類,假石之名也。實乃甘蔗汁煎而曝之,則凝如石,而體甚輕,故謂之石蜜也。”
這里的石蜜便是蔗糖。
上元元年前唐出現的滴漏法,所謂滴漏法,就是將甘蔗熬成汁,然后將其倒進漏斗形陶器中,最后用黃泥漿吸附脫色制取白糖。
新唐書中“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諸蔗,柞沉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
現在制糖產業在大周已經成了規模,以大周現在的物價,上等蔗糖要五百文一兩,是只有權貴之家才能吃得起的調味品。
迅雷鴿一天所飲之糖水,需糖半斤,也就是四千文。
其養殖之靡費,可見一斑。
所以柳獨峰和諸葛正我此次并未帶上迅雷鴿,而是帶上了更好養活,性價比更高的靈風鴿。
鐵游夏隨即起身,以內力傳聲道,“各位前輩高人,剿滅邪魔,事關重大,還請諸位在此耐心地等待幾日。”
鐵游夏的內力渾厚中正,聲音不偏不倚地傳入了眾人的耳中。
師妃暄見鐵游夏這般做派,心中帶上了幾分疑惑之意。
但是有了鐵游夏的說法,在場的一眾武林人士才漸漸地安分下來。
是夜。
在張玄清等人下榻的客棧之中,各方的高層匯聚。
“賢契,今日白天的那些說是說給那些躲在暗處的老鼠聽的吧”
張玄清人老成精,一眼就識破了鐵游夏的套路。
不只是他,了盡、言靜庵哪個不是精于謀算之輩,這點小伎倆還是看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