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實是,面對兩千重甲兵卒銅墻鐵壁、排山倒海般的攻勢,龍武軍的騎兵后退,再后退
短短片刻間,陳曲麾下的三千龍武軍精騎就幾乎沒了三分之一
統帥趙王軍重甲騎軍的是一個身高一丈的彪形大漢,他胯下的戰馬也比尋常戰馬要高大得多。
面對龍武軍的沖勢毫不停頓,這罕將覆著重鎧的龐大身軀直直地撞上這兩騎龍武騎軍
“砰砰”兩聲脆響,兩匹戰馬的馬頭被此人手中碩大的戰錘擊中,如西瓜般爆裂開來,馬血橫飛腦漿四濺。兩騎戰馬身上的龍武軍騎兵頓時齊齊拋飛開來,兩匹已然斃命的戰馬被此人生生橫推而倒
隨后他繼續深入龍武軍戰陣中,正不斷地向著后方沖殺而去、渾身上下掛著各色人體臟器鮮血淋淋、手中拿著一根巨型狼牙戰錘。人是血人,馬為血馬。
陳曲看著周圍不斷倒下的騎兵,知道自己敗了,沒有辦法擊穿重甲騎兵的陣型就只能不斷被屠殺
“散”
隨著陳曲無奈不甘地令下,殘存的龍武軍騎兵向著四周散去。
這一命令也意味著,他們敗了
銳氣一失,勝勢不再,他們就只能被重整旗鼓的趙王軍合圍。
重騎兵從穿戴完畢開始,蓄力啟動沖陣到結束,這段距離大概是不到六里地的。
盡管已經是精挑細選的最優戰馬,其體力也只能到這里了。
雖然重騎兵沖擊之勢停下了,但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了。
等到陳曲重新聚攏騎兵,他的身邊只有千余騎兵,兩千騎兵死在了剛剛與重甲騎兵的血戰之中。
而趙王軍的重甲騎軍損失不過三百余人,其中還有四十一人是被陳曲的蛇矛挑殺的。
就在龍武軍騎兵和重甲騎兵對攻的時候,后方的邱福也已經整備好兵馬,現在的陳曲已經陷入了前后夾擊的窘境。
而左右兩翼也是剛剛李遠散開的兵馬,已然沒有空間。
李遠驅馬上前,開口道,“不知道將軍如何稱呼”
陳曲一拉馬韁,傲然說道,“龍武軍中郎將,陳曲”
“陳將軍驍勇善戰,李遠佩服,但今日之敗,非將軍不勇,乃是大勢不可為也將軍何不歸降我主,我主趙王乃是太祖高皇帝之子,太宗文皇帝之弟,又英明神武,戰功赫赫不比那神都的麟德小皇帝強
況且麟德天子得位不正,他非嫡非長,全仗著國賊楊清源之兵馬武力才坐上了九五之位,名不正,言不順。將軍有名將之資,緣何要為如此偽帝賣命”
李遠見陳曲之悍勇,心中已然起了愛才之心,趙王軍中有許多優秀的騎兵將領,但剛剛陳曲的表現已然勝過了大部分人。趙王府和朝廷之間是存在著實力差距的,只是朝廷的力量分散無法立刻聚攏。
趙王府要想正面對抗朝廷,必須不斷地增加實力,吸取人才。
面對李遠的招降,陳曲不屑一顧。
“當今天子乃是太宗文皇帝之子,繼承大統名正言順,而楊侯更是國之柱石。熹宗厲皇帝殘暴不仁,倒行逆施,擅殺功臣,不得民心,不順天意。楊侯攜天心民意誅暴君,扶圣主,乃當世良臣,豈容爾等叛逆詆毀”陳曲對于勸降無感,不愿意搭理,但是對于李遠的話不能茍同,必須反駁。
“忠臣不事二主,我龍武軍只有戰死的將軍,沒有投降的懦夫。足下不必再勸”
這番話在曠野之中回蕩,擲地有聲。
這些不僅僅是李遠,連邱福也對這小將欣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