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是斥候營的游擊將軍,而另一個人的身份顯然比他更高。
一般軍中一營兵馬由校尉率領,但斥候營確實由一名游擊將軍統領,屬于是低職高配了。
普通一營兵馬的統帥,地位要低于他。而從兩人的站位來看,明顯以斥候游擊將軍為輔。
“王將軍,你們斥候營中竟然還有這等見識之人,實在是讓我刮目相看啊”
此人年歲不大,身穿布袍,但是舉手投足之間卻有著大將風度,顯然不是普通人。
“小張將軍謬贊了不過是平日里耳濡目染得多了,才能說出這番話來了,不必夸獎太過,否則反倒讓他們驕傲自滿了。”
這位小張將軍哪里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耳濡目染,能從哪里耳濡目染還不是他這個游擊將軍這里。
這話初聽是在謙虛,但實則是在邀功。
因為他這個游擊將軍一直在營中傳達趙王奉天靖難的大義,故而這些斥候士卒才能說出這番話來。
小張將軍想明白了這些彎彎繞繞,拱手道,“王將軍太過謙虛了,這軍中士卒能感悟奉天靖難之大義,說明王將軍平日里操練有方啊”
王將軍聞言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要的就是小張將軍的這句話。
這位小張將軍,乃是趙王身邊的紅人,趙王甚至親自教導其兵法韜略,若是他能在趙王面前美言幾句,那自己這五年未動的職位說不準就能往上挪一挪了。
這位小張將軍乃是趙王麾下第一大將張世美之子張文弼,歲年不大但已顯名將之資,深得趙王的喜愛。
從小就陪讀于趙王的公子身旁,與老大老二老三相交莫逆,幾乎是趙王欽定的下一代軍方領軍人物。
“剛剛那個斥候不錯,勞煩王將軍查一下,他叫什么名字,這幾日暫時將他調到我麾下聽用。”
“是”
“什么”老吳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姓游擊將軍見狀忍不住上前拍了一下老吳的腦袋,“我說,你老小子被小張將軍看中了他想要借調你去他麾下,你是走了狗屎運了”
聽完王將軍的話,老吳的心中一陣慶幸,這時候才意識到平時就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多么的重要。
昨晚的那番對話,他完全沒有意識到有別的人在,但他還是這樣說了。
現在這番話的效果就來了
而王將軍提到的小張將軍,更是讓老吳心中激動。
在趙王軍中,張將軍或許有好幾個,但小張將軍只有一個。
張文弼雖然官階不一定高,但身份不低。
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隨侍趙王身側,此時張文弼出現在了軍中,那是不是意味著趙王也在李遠軍中
很快,這個問題不需要老吳思考了,他被帶到了張文弼的跟前。
來這里的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還有其余九個人,都是李遠精心挑選的,效忠趙王的人,有校尉、有隊正。
“你們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帶領李遠將軍的近衛營負責此地的外圍的警衛事務”
李文弼的此言一出,老吳有八成把握,趙王此時就在李遠軍中。甚至于就在這軍帳之中。
原本老吳傳遞交互信息是通過外出巡哨之時,現在他被抽調至此,自然沒有辦法傳遞消息。
好在,斥候營中,還有錦衣衛的人,老吳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了他。夜間,隨著一只夜梟從趙王軍營地附近飛起,這份情報也被傳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