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三的皇位穩固,孔勤禮原本以為自己這一代沒有機會登上朝堂了。沒想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伯,您在朝廷之中擔任過要職,你以為我們孔家,如今該如何自處”
孔家是曲阜的土皇帝,在不是真正的皇帝,當趙王朱楷的鐵蹄來臨之際,他們必須是要做出選擇的。
是暫時投降還是徹底投降。
雖然都是投降但是這其中的區別可大了
暫時投降,不過是迎接趙王朱楷,禮節上不失,但到底是否投效,還得看趙王之后的發展。
若是趙王真的蕩平天下,入主中樞,那孔家到時候自然會為趙王搖旗吶喊,辯經論文,為其登基創造合法的輿論基礎。這種方式無疑是最穩妥的,長期以來,衍圣公府用的都是這個套路。
還有一種就是徹底倒向趙王正常情況下,衍圣公府是絕不會選擇這種極端的投資方式的,否則一旦趙王失敗,那就是傷筋動骨。
但現在趙王的勢力急速膨脹,讓衍圣公府乃至各州的地方豪紳、世家看到了他的肌肉。
這相當于公司io上市之前,華麗的財務報表。
引得這些投機者十分心動
然這并非是最重要的,最讓衍圣公府為首的豪門世家心動的是趙王對他們的態度。
自從王華為首的內閣當政之后,就開始推行什么攤丁入畝,同時推進朝廷收購私人土地,然后再有百姓來承包。
這個國策對于朝廷來說,來時穩固社稷之本,充實國庫之虛。
但對于孔家這樣的地主豪紳來說,那就是惡政,十惡不赦的惡政,必須廢止
孔家是齊州最大的地主,朝廷的國政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孔家。
衍圣公府樓堂廳閣四百六十三間,九進院落,占地二百多畝,僅僅一次修繕,就用去白銀六萬六千四百余兩。
孔府大門兩側,懸掛著一副金字對聯,上聯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上所蓋的天子寶璽,不知幾何。
而孔府所擁有的土地更是遍及齊、青、冀、徐四州,多達上百萬畝。
這些土地,一是歷代王朝的賞賜,二是趁農民破產之危,變相掠奪和兼并;三是以辦學堂和祭祀至圣先師為名,假手地方官吏霸占;四是孔府直接強行圈占。
據錦衣衛的調查孔府借清查祀田為名,借口徐州等地,有前朝所撥祀田九十頃,派家丁近千人蜂擁至徐州境內,“遍插圣公府三字旗幟”,“滅沒莊村百余處”,竟占地“三千二百余頃”,超過孔府原稱地畝數的三十五倍多。
這還只是其中一次,孔府這樣的行為多達九次。
先太祖、太宗因為對其有所顧忌,故暫時秘而不宣,但證據都被保留下來。
朝廷對于孔府的忌憚和不信任,孔勤禮也是知道的。
就像太祖高皇帝不讓孔勤禮插手實務,就像太宗文皇帝絲毫不遮掩的厭惡之情。
對于朝廷的新政來說,孔府就是一個流著濃汁的毒瘤,遲早需要鏟除。
這一點孔府中人也知道,但他們雖然勢大,卻無力對抗一個皇朝。
而現在趙王釋放出的善意,讓以孔家為首的地主豪紳看到了希望。
趙王不可能和麟德天子去拼基本盤,只能另辟蹊徑來獲取其他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