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瀛八大劍豪,幾乎代表了東瀛老中青三代最頂尖的高手了。
在一旁的陰影,墨觀瀾和李太白還是能察覺到一個隱秘的存在。
服部半藏,東瀛五影之,唯一的一個“突忍”,代表著東瀛忍術的最高境界,被稱為“鬼半藏”。
剛剛的霧隱才藏在他面前,稚嫩的就如初出茅廬的新人。
“久聞神州武林高手如云,沒想到我來歸無之前,還能來到中原,見到二位的這樣的高手,真是幸甚至哉”
開口說的是鐘卷自齋,他或許不是八大劍豪之中武功最高的,但論年齡資歷,剩下的人都不如他。
收到了天皇的親自邀請,他才在風燭殘年的年歲,拖著衰朽之軀來到這里。
面對李太白和墨觀瀾,這樣兩個他從未遇到過的絕世高手,鐘卷自齋只覺得自己即將枯竭的血液似乎要重新被點燃。
墨觀瀾面對這一群東瀛高手,神色不變,只是笑問道,“老李頭,你要不要和你的那個老對手,再續前緣”
李太白看了墨觀瀾一眼,自然知道他話中的意思。
“老墨頭,你行嗎”
墨觀瀾聞言,自信點頭,“我觀這些東瀛武者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我觀這些倭奴兵卒,不過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李太白拍了拍墨觀瀾的肩膀。
“那你自己小心”說著李太白掌中杯莫停一聲輕鳴,然后緩緩地走向了宮本武藏。
“這次,我一定能夠打敗閣下”宮本武藏,并未因為之前的失利而氣餒,他本就是愈挫愈勇的角色。
面對宮本武藏幾乎要凝為實質的戰意,李太白卻顯得無比的輕松自然。
“我能贏你一次,就能贏你永世”
宮本武藏面對李太白自信到幾乎可以稱為輕視的話語,沒有生氣,反而是緩緩地抽出了腰間的佩劍
“二天一流,請劍仙閣下賜教”
雙刀在手,宮本武藏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變化。
宮本武藏曾經用以下一句詩來形容其劍道之心,碧潭沉寶鏡,澄碧清澈的潭水,有如一面清明冷冽的寶鏡在默默反照。
東瀛受前唐文化的影響甚巨,就算想要保持文化獨立,也不可避免地被前唐文化所融合。
這是宮本武藏的空之道。
并非龔空之道,而是空明之道。
這個空明,是經過一一定下心來,日夕勤練,不斷打磨心性與頭腦,不斷打磨感應與目光。
當你的精神一塵不染,當困惑的云霧一掃而空之際,便是真正的空明了。劍道的空,是一種自由無礙,清澈明澄的心境臨敵之際,不為環境所蔽,不為對方行動所蔽,不為自己感情所蔽,不為自己思考所蔽,而能面對一切的本來面目反應便是空的意思。
空之劍便是最終的一劍,便是劍道之本。
巖盤之身、平常之心、空明之道,再加宮本武藏的二天一流,這讓他有了挑戰李太白的資格。
能夠靠自己步入法天象地境的武者,沒有一個是簡單之輩。
“有意思”
李太白掌中的杯莫停也似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意一般,一聲輕鳴,劍意如虹
“鏗”
廬山秀出南斗傍
這是廬山謠劍法的第一式,劍法以奇、秀二字為核心。
敵人不知道,你的下一劍會從哪里出手,也不知道你這一劍破綻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