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完親兵匯報之后,張世美的神情愈加凝重了,他知道自己無意之中還是犯下了輕敵之大忌。
原本,趙王軍和南軍之間可謂是知根知底,雙方裝備一致,練兵之法一致,戰法接近。
趙王軍對于南軍的了解,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應對南軍。
可現在的龍武軍似乎變成了一支完全不了解的陌生軍隊,他們的武器裝備乃至于戰法都與原本的南軍不同。
“傳令前軍,緩步后撤,重整旗鼓”
張世美明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在龍武軍突如其來的箭雨之下,前鋒營想要重新列陣是極為困難的,對方的將領也不會允許前鋒這么做。
不如下令大軍先行后撤。
雖然在戰場上,下令后撤對于大軍的士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可現在這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不好,張世美可能要后撤傳令,前鋒給我咬住他們不可給敵人重振旗鼓的機會”曹雪陽提前對于趙王軍的動向做出了預判,事情也果如她所料。
“命令霹靂車,前移,前方六百五十步,徐進彈幕”
“命令強弩手,刀盾手,長槍手前進,前方三百步,徐進箭雨”
一條條的命令從曹雪陽發出,戰場之上,旗語和號角聲、戰鼓聲就是最好的傳令。
龍武軍對此已經有了一套體系成熟完成的傳令法。
令旗揮動,號角聲聲,戰鼓擂擂
在趙王軍想要后撤之前,龍武軍的前鋒開始前移。
大軍如林而進,在前移之時,陣型竟然沒有太多的混亂之處。
“”
張世美在后方看著最前方的戰局,面色已經陰沉
如水,“好一個曹雪陽好一個龍武軍本督真的小看他了”
“傳令弓騎兵,趁著其前進之時,露出了破綻,攻擊其薄弱之處,干擾其大軍推進”
張世美已經明白了,想要和龍武軍拼步兵對陣,現在覺得不是明智的選擇。
雖然不知道龍武軍這是何種戰法,但其已經將兵法之中“其徐如林,不動如山”這八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
無論是防守還是推進,都沒有太多的破綻可言。
而趙王軍的優勢從來不是步卒,而是騎兵,來去如風的騎兵。
必須以弓騎兵的優勢來創造龍武軍的破綻,否則今日之戰必敗無疑。
“那就看看是我騎兵的疾如風厲害,還是你們步卒的不動如山堅挺”
隨著張世美的命令傳下,一直在陣中按兵不動的弓騎兵動了
這支弓騎的騎手未必是趙王軍中最驍勇善戰的,但其騎術和弓術絕對可以媲美北乾的精銳。
在馬上左右開弓,只是入選這支弓騎兵的基本要求。
“小心左側的弓騎”
在弓騎兵出現的第一時間,龍武軍便立刻警覺了起來。
“左前方二百三十步,箭雨覆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