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文弼的心中更是震驚,他在趙王軍中與趙王軍內的一眾猛將交過手,就算是原趙王軍的第一猛將朱士宏,也曾指點過他。
但從未有人在戰場上給過他這般巨大的壓力,只要一不留神,他就會成為對手的槍下亡魂。
在起兵之前,趙王對于大周的軍隊都做過調查,其中也包括龍武軍。張文弼受教于趙王身旁對此也是明了。
龍武軍中能有如此槍法的,只有龍武軍大都督曹雪陽和龍武軍鎮軍中郎將楊妙真
曹雪陽的畫像,趙王軍中的中高級將領幾乎都已經看過,張文弼亦然。
眼前之人不是曹雪陽,那就只可能是龍武軍的鎮軍中郎將楊妙真。
此人雖是女子之身,但一身武藝不讓須眉,一桿梨花槍,號稱“天下少敵手”。
其自創的槍法可以比肩天策軍的鎮軍忠武將軍天槍楊寧
這樣的人物,自己絕不是對手
張文弼正在腦海之中飛速尋找脫身之策,然楊四娘子的梨花槍再次殺到,絲毫不給張文弼喘息之機。
遠處正在旁觀的剩余弓騎,看到龍武軍的騎兵殺出,便知道情形不對,立刻向著此處支援而來。
張文弼在招架之間,以余光看到了遠處奔來的弓騎,心中一喜,只有他能在堅持三十招,不二十招,便可以等到趙王軍的弓騎抵達,到時候不說能夠反擊,至少脫身絕不是問題。
想象總是美好的,現實始終殘酷的。
張文弼自負武功不弱,但是交手之后才知道雙方之間的差距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不過是五個回合之間,他便已經戟法大亂,難以招架。
眼見援兵愈近,張文弼咬緊牙關想要硬撐,但武力的強弱很難靠戰斗意志來改變。
他只覺得楊妙真的槍在自己眼前如梨花綻放,千朵萬樹,防不勝防,躲無可躲。
三招之后,張文弼的右臂便中了一槍,頓時中門打開,再難防守。
楊四娘子隨手一槍便將其大戟挑飛,以槍尾一擊,將張文弼給掃下馬來,打暈了過去。
“給我綁了”
此時,其余的龍武軍騎兵已經將張文弼身旁殘余的二百來人全部殲滅。
“叛軍的援兵來了我們撤”
全殲敵軍一千弓騎精銳,活捉敵軍主將,這樣的戰果堪稱輝煌了,得了便宜可不能賣乖。
敵情不明,不知道敵軍后方還藏了多少騎兵,這種情況下貿然與敵軍的弓騎交戰殊為不智。
至少龍武軍從建軍伊始,便是以穩健為主,故而楊四娘子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退回本陣。
趙王軍的弓騎看著敵軍撤退的身影,副將心中一陣絕望。
若是敵軍選擇交戰,他尚且有機會救回張文弼,現在只能目送龍武軍的騎兵帶著被擒拿的張文弼遠去,束手無策。
張文弼乃是主帥張世美之嫡子,又深得趙王喜愛培養于身旁,這樣的人物被人捉了去,自己這個副將卻只能干瞪眼副將幾乎可以想象自己的下場了。
心下一橫,副將用力抽了胯下戰馬一鞭子,帶著本部親兵向前沖去。
這一下子,搞得其他的弓騎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跟。
他們本就和張文弼部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是被張世美臨時調配到張文弼的麾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