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十二峒之地。
“鏗”
一聲清脆的龍吟劍鳴回蕩在山嶺之中,云霧之上。
“東海,柳望舒,問劍十二峒,還請賜教”
說話間,柳望舒的目光掃向了剩下的二、三、七這三位峒主,這三人都是法天象地境,修為都在柳望舒之上。
但柳望舒可不管這個,東海一脈應該算是最不怕所謂的境界差距的門派了。
柳望舒元化境的時候就敢正面硬鋼洞玄境的金逐流,洞玄境更是硬鋼法天象地境的天竺妖僧那邏邇娑婆寐,和青龍會主公子羽。
境界差距那是什么
莊曉夢對上了法天象地境的圣女鮮參,她又怎么敢于落在莊曉夢之后
柳望舒身上的劍意隨著她的目光掃過愈加孤寒。
太阿在握,劍威凜然。
總、二、三、七,四位峒主相互示意之后,七峒主才向前踏出一步。
“我南疆之地不以劍術見長,在我等眾兄弟之中,也就是我對劍術還有幾分心得,那就由在下來與柳女俠討教劍道吧”
七峒主是十二峒眾人之中打扮最像中原人的,不僅穿著常見的布衫,甚至還束發。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著頭發,衣襟向左開了。
自古披頭散發就是蠻夷的象征,而右衽是漢服始終保留的特點。因此右衽成為中原華夏的代稱。
眼前的七峒主不僅僅束發,其身上的布衣也是右衽。
隨即一名侍從奉上佩劍,七峒主從其手中接過,“鏗”,一柄古拙的寬刃劍隨聲出鞘,劍身之上有隸書所銘“萬仞”二字,此劍似乎自帶清凈之氣,幽遠之息。
楊清源看著這柄古劍,雙眸微驚,“沒想到七峒主手中,竟然有我道門天師遺寶”
“楊大人還認得此劍”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七峒主臉上的喜意卻是掩不住的。
楊清源看著古劍神色復雜地說道,“劍記有載西晉寮有旌陽令許遜者,得道于豫章山,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投劍斬之,后不知所在,項漁人網得一石匣,鳴擊之聲數十里,唐朝道王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
“楊大人果然是博學多才之士,對于此等典故都一清二楚”
若是一柄尋常古劍,還不足以讓楊清源失態,只是這劍的主人在道門的地位確實非同小可。
許遜,字敬之,道教凈明派祖師,為九州都仙太史,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凈明普化天尊。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稱為“四大天師”。
在七峒主掌中之寶,正是許天師的佩劍。
這柄“萬仞”雖然不如太阿這般位列天機樓名劍譜前十,但也絕對是當世名劍。
柳望舒雖然不似楊清源這般博學,可她身為劍客對于劍的敏銳在看到這柄劍的第一眼就知道此劍的不凡。
“劍不錯,就是不知道持劍之人如何”
七峒主對柳望舒的傲氣之言也不生氣,只是笑道,“柳女俠一試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