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這話不假,龍門派確實是修內丹的,但就算老道能修到一百多歲,懷玉也不信他真羽化飛升了。
當然,老道一百多歲雖然坐化了,但直到最后一刻都十分健康,這無疑說明龍門派還是非常了得的。
懷玉自己堅持練金剛功、長壽功,如今也已經發現氣機,能夠開始感受內勁,這已經是老道以前說過的尋找到了入門的途徑了。
聽起來似乎很玄的東西,煉氣、結丹、內勁,其實古往今來,那么多修煉之人,也許各有法門,但萬法歸一,本質都還是一樣的東西,只是每個門派他們找到的通往路徑不同。
從軒轅皇帝求道廣成子,這幾千年來,這條道上多少人。
陳盛學武之人,一身功夫極為了得,但對道法、功法這種東西,那就是門外漢了,可懷玉的話卻顯得極為高深,盡是高級詞匯。
不明覺厲
“二郎,你收我為徒吧,記名弟子也行。”
陳盛對于仕途官爵這些也是不太在意之人,他跟李德獎太久了,好武癡迷,喜歡江湖,好任俠。
懷玉透露出來的一點點玄機,讓他癡迷不已,甘愿做記名弟子。
弟子有好多種,記名弟子、入門弟子、登堂弟子、入室弟子、關門弟子、衣缽傳人等等。
都是學生,卻也有很大區別。
孔夫子曾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也。只要給他交十條干肉,就可以跟隨他學習。
這其實就是一般學生。
在一般學生中,有天資較好,且勤奮好學的,得老師認可,加遞拜貼,記下名字,成為后備,這就是記名弟子。
已經能列入觀察對象,可以得到一些傳授。
而通過考察的記名弟子,就能成為入門弟子,學到真正師門本事,隨著逐層挑選,選出更優透者登堂入室、傾囊相授,甚至最終繼承師門衣缽。
懷玉其實只是老道的記名弟子,但也是老道收的最后一個弟子,可以說是關門弟子,甚至老道一生總結,也是他幫忙編輯完成,最后也是他葬了老道,繼承了他的那些心得、道書等,也算是衣缽傳人了。
懷玉問他,“你想學什么”
“學的目的又是什么”
“想好這些,再告訴我。”
懷玉并沒有馬上答應收他,師門傳承也是非常講究的,挑選弟子得謹慎。他并不介意在大唐重新開創龍門派,但是也不會輕傳。
有句老話說的很好,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醫不叩門、師不順路。
法不輕傳不是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父,而是必須得考察清楚對方的品德,傳授給可信之人。
陳盛給他的第一印象不錯,但懷玉還得認真觀察仔細才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