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派回來報捷的使者,是黃瓜縣侯、神機營長史韋思仁,都說尉遲恭勇而無謀,肚大無腦,其實尉遲恭也并不是真的就沒腦子。
人家派人回來報捷,也并沒派自己兒子回來,而是派了韋思仁,京兆韋氏子,還是皇帝新封的韋昭儀親弟弟、韋貴妃的堂弟。
昨夜的戰斗,韋思仁一直跟著武懷玉,倒也是出了幾分力的,雖然韋家的八名部曲騎兵一直團團護衛,但韋思仁騎射也還不錯,畢竟曾祖是戰神韋孝寬,他也瞅著機會射落好幾個突厥兵。
他家部曲把每個韋思仁射落馬的突厥兵,都給補刀并把腦袋砍下來,這讓最后記功的時候,韋思仁向參軍擺出了七個腦袋,都記在他名下了。
“臣神機營長史、黃瓜縣侯韋思仁拜見吾皇”
“免禮,昨夜大捷詳細道來”
韋思仁不僅騎射本事還行,這口才更沒的說,名門子弟,打小名師教導,嘴皮子很能說,就算站在殿上,也沒有半點怯場,反而是侃侃而談。
其實昨夜的戰斗,毫無什么精彩起伏之處,就是一個沖鋒的事,但韋思仁卻能說的跌宕起伏,毫不吝惜的大加贊賞了尉遲恭、梁建方、高甄生、武懷玉諸將的勇猛,也順帶提了他陣斬七級這事。
李世民聽的不住點頭,目光還不時的故意瞥一眼魏征。
你剛不是把尉遲恭說的一無是處嗎
你之前不是還一直緊咬武懷玉不放嗎
如今證明還是朕的眼光好啊,知人善用。
皇帝一高興,就要重賞賜功臣。
賞不逾時嘛。
尤其是眼下,越發需要賞賜以振奮士氣人心。
李世民向來是不吝賞賜的,有功則賞,這一點李世民雖不及李淵,但也肯定比他表叔楊廣強的多。
先前尉遲恭在玄武門立下大功,李世民就直接賞賜他一萬匹絹,還把李元吉的齊王國司的財產都賞賜給他了,讓尉遲老黑一躍就登上了長安富豪榜。
“中書令房玄齡替朕擬詔,加封涇州道行軍大總管尉遲恭鎮軍大將軍號,封爵吳國公。
總管梁建方加封雁門縣男,高甄生加封為益昌縣男,各賜絹千匹,賞奴婢二口。
押千騎營使、左千牛武懷玉晉封文水縣開國子,晉二階,賜絹千匹,賞奴婢二口。”
“千騎營長史韋思仁,晉二階,賜絹百匹。”
“魏征,朕的封賞可合適”
李世民問魏征。
魏征也不示弱,“陛下,臣以為封賞太過,尉遲恭昨夜破敵雖有功,仍不過擊潰五千突厥部落,其中戰士不超三千人,以三千二百騎破敵五千,這一戰頂多算是個中陣上獲而已,
卻直接封國公,加大將軍號,太過。”
“梁建方、高甄生二將,也不過是子總管,就算跳蕩先鋒之功,也頂多晉二階,如何可封爵”
“武懷玉率二百神機營參戰,可憑什么就晉縣子爵
官職爵位,國家名器,豈能如此濫授,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呵呵一笑,似乎早料到魏征會這般說,并不在意,根本不予理睬,只是讓房玄齡把當殿寫好的詔書給大家念一遍,然后交給門下省的侍中用印,讓尚書省發出。
等這些安排好,李世民才對眾臣道“武懷玉昨晚可不是僅帶著二百神機營千騎去混了個戰功,武懷玉有獻策之功,大功。”
他簡單一句話,便堵住了魏征之口,話很明白,昨晚這仗,帶兵的是尉遲恭,但出謀獻策的是武懷玉,何況武懷玉昨晚也一樣是帶兵沖鋒的。
國難思良將,
眼下這局勢,越發需要武懷玉尉遲恭這樣能真正為君分憂的臣子,而不是皇帝說什么他都要反對的噴子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