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又變成了魏征不該老是去跟隔壁武家過不去。
“好好的本來你升縣子,還要晉散階的,還有賞賜,可你非要在那大喜日子跳出來彈劾別人,你說伱圖什么呢,結果倒好,人家不僅沒事反而伯升侯,你倒是到手的縣子沒了,階也不升了,連賞賜都沒了。”
“弄的現在自家的家釀都不許弄了,原本還指望著賞賜和私釀的錢跟王學士家家聯姻下娉呢。”
王學士好酒,人稱斗酒學士,乃是太原王氏祁縣房龍門支房的,之前魏征自家釀酒,經常給王學士送酒,王學士家便勉強考慮下與魏家聯姻之事,但王學士妻子提出要魏家出一百萬陪門財,才肯同意。
這不是一筆小錢,雖然對名門大族或是新興貴族們來說,這也就是區區一千貫錢而已。
但對魏征來說,這筆錢他們一直沒湊齊。
魏征家祖上也是官宦人家,但他年輕時父親就客死在異地任上,這使的魏征少年時甚至不得不因此出家當了道士。
自投元寶藏開始,雖然也各處為官十余年,但確實也沒什么積蓄,光靠官員的俸祿其實沒多少。
以前魏征家釀名頭不小,也是能補貼不少家用的,甚至王學士還因魏公酒,愿意與魏家結親。
那可是太原王氏啊,王績的兄長王通,門人稱其為文中子,能稱子可非同一般,在龍門開院授學,門人弟子多達千余人。
其中比較有名的有溫彥博、杜淹、薛收等,這幾個都是如今朝中紫金大臣,甚至房玄齡杜如晦李靖包括他魏征,也都曾去龍門書院旁聽過。
王績家做為太原王氏祁縣房的,家族定居河東龍門多年,原在建成東宮的王珪,也是出自他們家族。
別看魏征平時拽的二五八萬似的,可一樣不能免俗,也一心想為兒子求個五姓女為妻。
可魏征的家世,他的官職地位,關東五姓七家,誰看的上他魏征兩口子想盡辦法,最后看中好酒,又家道中落的王績,投其所好,不斷給王績送酒,才勉強讓王績同意了。
可王夫人是很不樂意的,最終在丈夫已經同意的情況下,只得開口要一百萬賠門財,跟你魏征家聯姻,有損人家門閥地位,得補償,這筆錢是在彩禮等之外的。
也就一千貫而已。
卻難住了魏征。
現在魏征不能釀酒了,給王學士斷了供,更湊不齊那陪門財了。
這事隨時可能要黃,畢竟王績妻子一直并不太同意。
裴氏一直在那抱怨魏征,說他不該天天懟天懟地懟空氣,要不然這次魏征加官晉爵,也不得到一大筆賞賜,到時賠門錢湊一湊也就有著落了。
可現在落的好不容易弄好的這門親事眼看要黃,裴氏很急。
“別人朝中做官,那是到處結交,你倒好,到處樹敵,這么久了,連一千貫錢都借不到。”
魏征在朝堂上噴人很厲害,但對妻子懟卻啞口無言。
“要不,我們把這宅子賣了,換個小點的,這宅子當值兩三千貫的,”
“這當官當的賣房賣地,不讓人寒磣么,王家更瞧不上了。”
魏征嘆氣。
裴氏忍不住哭泣起來,“王夫人今日可跟我說了,這陪門財僅要了一百萬,可我們家卻這么久了都不給,那就是沒誠意,還說頂多等到這月底,要不然以后就再休提起了,她這是料定咱們拿不出這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