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懷玉一點不同情魏征,做人太差。
本來同殿為官,又是隔壁鄰居,能幫上忙他肯定也愿意。
可對方是魏征,幾次三番的搞他,他今天肯定得報復一下他,雖然這有些不地道,但以德報怨也不是他武懷玉的風格。
他本來想寫奏章彈劾這家伙,可又找不到什么真正致命的問題,那無關痛癢,反而會在皇帝那扣分。
別看魏征人嫌狗厭,現在在皇帝那里卻還地位挺高,甚至將來還能上凌煙閣的。
“二郎能不能借我一百萬”魏征支吾著道,這時裴氏在下面又扯他褶褲,“借,借二百萬可以嗎”
“沒問題。”懷玉答應的很痛快,還滿臉微笑如同春風。
這倒讓魏征意外,裴氏在下面見丈夫那樣,便干脆自己出面,“武二郎,不如請過府一敘如何,家里還有一點清酒,請武將軍品嘗。”
懷玉便笑著應下直接翻過墻頭,跳進魏宅。
魏征見狀直皺眉頭,邀你過府一敘,你走正門啊,翻什么墻,太沒禮貌了。
魏征一把年紀了,快五十歲了,并不算年輕,但他的妻子裴氏其實還挺年輕的,也就三十左右,這位出身河東裴氏,早年隋季動蕩之時嫁與魏征,為他生了四子二女。裴氏也是知書達禮,琴棋書畫皆通的,可跟著魏征沒享過什么福,四處漂零,如今好不容易在長安穩定下來,卻也過的不富裕,仍還要自己種菜織布。
懷玉暗里打量了裴氏一番,雖說布衣荊釵,可畢竟年輕,哪怕生了六個孩子,但風韻猶存,特別有氣質。
“嫂子好,”懷玉笑著向她行禮,然后把手里剛摘的那把菠菜遞上,綠油油的,就當是頭次上門的見面禮了。
“武二郎這菠菜種的可真鮮嫩,我家阿郎就種不成。”裴氏落落大方。
一路來到魏家廳堂。
也是十分簡陋,但很干凈整潔。
裴氏還特意把魏叔玉見來見禮,還取來一壇魏公酒招待。
“武二郎真愿意借我二百萬錢”魏征主動給懷玉開壇倒酒,自己倒忍不住先吸溜幾下酒香,這可是他最好的幾壇珍藏了,妻子倒是大方。
懷玉接過酒杯,抿上一口,讓酒液在舌尖打轉,見識一下這名滿長安的魏公酒。
黃金一斗不如魏公一口,連斗酒學士王績都如此夸贊。
細細品味一番,發現魏征家釀確實不錯,比起長安市面上常見的酒檔次確實要高些,起碼這酒澄清透明。
唐人釀酒,一般就是米酒。
然后還有配制酒,就是加香料加藥材,在各種年節時喝,諸如端午的艾酒、雄黃酒,九月九的茱萸酒。
還有就是果酒和松醪酒,用各種水果釀酒,還用松脂松花松針釀酒,唐人認為松樹長青是好東西,就有了獨特的松醪酒。
一般喝的多的還是米酒,有用糯米釀造的也有用麥子、用糜子、谷子等釀造的。
這些米酒一般又分為清酒和濁酒,清酒也叫白酒。
濁酒里又還有綠色的、白濁的兩種,燈紅酒綠,說的正是此,白居易有首詩寫的好,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嘛。
綠酒算是中檔次的,更低的是濁酒。
魏征家的酒既不濁也不綠,很清。
裴氏跟著魏征也學了手釀酒好技術,據說魏氏家釀之法,源自魏征那位當過刺史的祖父,他好酒,收集了不少釀酒之法,加以改良,就有了魏氏家釀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