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懷玉跟弟弟懷良便一人捧了一只大雁上前。
前廳,氣氛很熱烈。
這樁婚事因為兩個年輕人早就已經情投意合,所以現在也就是走禮儀程序了。
提親納采,問名納吉,上娉納征,送娉書。
大家都巴不得一次就完成,最好是今天就能送入洞房。
今天懷玉他們來,當然也不是就帶了兩只大雁,除了兩只活雁必不可少,今天來也還帶上了綾羅綢段各八箱,金銀珠玉首飾各八盒,各種食物果脯等共三十六種,各兩挑,
又還有金鋌、銀錠、銅錢等也都是八之數。
這些還不是正式的娉禮。
“關于娉禮,不知營國公府有啥要求,請直說,還有陪門財的事也一起說下要求。”秦瓊做為大媒,一通客套后也進入正題。
“秦公客氣了,叫我老樊便是,彩禮嘛,咱就按朝廷先前頒下的詔令來,就三百匹絹吧,不能逾越了不是。
至于說陪門財,我樊興家武陵蠻,我父子還曾破家為奴,所以實在不值顯擺什么門第,武家可卻是漢代以來的名門豪族,要給陪門財,也該我給。”
這話一出,倒讓秦瓊都不知道如何接了。
其實問彩禮、賠門財,這都是流程,事實上之前懷玉就跟秦瓊說過,不管樊家開口要多少,都直接應下。不夠的,他找武士棱武士彟借,這兩位可是早跟他們兄弟主動說過,結婚成親時若是一時錢不夠,僅管找他們拿。
特別是武士彟,根本不差錢。
秦瓊卻說他來補上就是,畢竟義父也不能白當。
可誰都沒想到,樊蠻子卻只要三百匹絹做彩禮,連陪門財也不要。
“這哪行,”秦瓊和武士恪幾乎異口同聲。
“那就一百匹絹,”樊興還以為他們嫌多呢。
“不是,是太少了,營國公府嫡長女出嫁,嫁的是新封的壽陽縣侯,怎么能比小門小戶還不如呢,傳出去讓人笑話不是,懷玉雖然年輕,但營國公也不用擔心彩禮、陪門財的問題,
我秦瓊是二郎義父,周國公是二郎叔父,宣城縣公是他大伯,高唐縣男是他姐夫”
這倒是讓樊興有點左右為難了,多要了女兒不肯啊。
“要不,彩禮六百匹絹,陪門錢三百匹”
這時懷玉開口了,“營國公,義父,我隔壁的尚書左丞魏征,最近在跟太原祁縣王氏的王學士談親事,對方提出一百萬陪門財,再加一百萬彩禮,我覺得不如也照此上再各加二百萬錢,然后再加上些其它田地牛馬絹布糧食等,如何”
“太多了,大大超出朝廷旨意啊,就八百匹絹彩禮、再加六百匹絹陪錢,”樊興討價還價。
于是乎,營國公府前院廳堂上,要結親的兩家人,一群公侯們在那里為彩禮錢爭的面紅耳赤,誰也不肯讓步。
只是男方家是在爭著往彩禮、陪門錢上加數,女方家卻拼命的要減數,雙方各不相讓。
樊家的奴仆侍婢們站在那里大氣不敢出一口,也是對這場面大開眼界了。
懷玉要給兩千四百貫錢,樊興說最多就收一千四百匹絹,雙方提的數相差了五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