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使持節
“懷玉,說說你的看法。”
武懷玉跪坐殿中一角,他是堅決反對和親的。
他剛才也在考慮當前局勢,只不過考慮的角度不同。他考慮的是為何蕭瑀要力主直接攻打突厥,甚至不惜撕毀好不容易達成的和約,要知道在三個月前,當時武將們主戰,蕭瑀可是堅決主和的。
他覺得可能跟蕭皇后有關。
楊廣的蕭皇后是蕭瑀的親姐姐,如今在苑君璋所在的恒安北邊定襄。恒安鎮那塊以前叫云中郡,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
定襄在長城外的和林格爾,當年隋文帝筑定襄大利城以安置戰敗來投的啟民可汗染干,而隋亡后,義成公主讓處羅從竇建德處迎接了蕭皇后和其孫楊政道,安置定襄,另立隋朝。
左仆射肯定是想要早點接回姐姐蕭氏的,楊隋復國是不可能實現的,尤其去年頡利折戟而歸,更加不可能了。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反對毀約出兵,估計跟他去年在尉遲恭、樊興軍中呆了一段時間有關,可能是了解了些唐突間真正的軍事實力的,也知曉如今大唐百廢待興,去年在長安腳下沒打,如今要跑到塞外去打,肯定不現實。
兵部尚書杜如晦主張出兵收復朔方、云中,估計更多的也還是軍方們的意見,杜雖是文臣,但畢竟是兵部尚書,那些將領們一心請戰,他肯定也得考慮他們的意見。
至于說魏征、王珪反對出兵,連梁師都和苑君璋都不建議去動,一心是想苛發育,倒也比較好理解。
至于皇帝的態度,懷玉覺得李世民想打,又顧慮很多,一時可能也猶豫不決。
皇帝詢問。
懷玉起身奏對。
身為東宮太子洗馬,這般年輕,但畢竟也是以軍功封侯的。
“陛下,臣以為根本用不著大唐出兵。”
“哦”
“臣以為可以分三步走,便能肢解突厥”懷玉一語驚人。
震驚體可是很管用的。
所有人都很好奇要如何用三步把突厥裝進冰箱,不,是把突厥肢解。
“第一步,賞賜突利可汗糧草,助其渡過這場白災。”
這話一出,許多人臉上露出失望之色,還以為有多厲害,王珪更是忍不住想要怒斥懷玉,
大唐如今還有許多百姓在饑餓之中,哪有多余糧草給突利
“陛下且聽臣細細道來,賞賜突利糧草,重要的不是賞多少,而是賞,且只賞突利。”
“突利本始畢可汗之子,乃頡利之侄,只因當初始畢去世之時突利年幼,故其位傳給了處羅而不是給突利,處羅去世時,又是傳給其弟頡利。”
“雖然頡利為大汗后,加封突利為小可汗,管理東部奚、契諸部落,建牙立庭,可頡利與突利叔侄的關系并不好,頡利兩次入侵到關中,最后都是突利先與我大唐和談,致使頡利不得不接受和談退兵。”
懷玉的觀點其實一點不稀奇,在本就有些矛盾的叔侄那里,再多制造一些分裂便是。
草原大雪災,突厥人只有兩條路渡過此關,要么南侵大唐,要么向諸部加稅,頡利剛跟大唐達成盟約,入侵沒討到便宜返回草原,他在此時是不敢輕易再犯的。
而朝廷此時賞賜突利,其實也不需要賞賜多少,給一點表示心意,剩下的部份,可以交易,大唐的糧草,換突利手里的牛羊馬匹,甚至凍死的牲畜,也可以運到邊關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