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彟當年從龍入京后,就請立了家廟,武士彟的家廟在城南,祭四廟,祭祀始祖正是漢代梁鄒侯武虎。
他四兄弟里官爵最高,他立家廟后,武士棱這個宗子沒再立廟祭祀父祖,而是每年四時祭祀時,由武士彟主祭,他這個宗子則陪祭。
以往武士恪四時也會以武氏支子身份來武士彟城南家廟陪祭的。
現在武懷玉也立家廟了,這一支也算是正式另立支系。
“咱們武氏家族的榮光。”武士彟笑著稱贊道。
要說官爵,武士棱武士逸都是縣公爵位、三品官,只因武士彟先立家廟,他們便不再另立。
如今族里后輩武懷玉也立廟,真是既欣喜又有些羨慕了。
“打算家廟建在哪”
“想問下家東鄰居,能不能買下他們的地來建家廟。”懷玉道。
武士彟聽了直搖頭。
“家廟雖按品級各有規定,四廟是五間九架,三廟則是五間七架,大小都是有規定的,但既是家廟,雖間架有規定,但其余空地是沒限制的,哪家家廟不得盡量地方大些,”
“你真要買隔壁鄰宅建家廟,不太合適,那片都是小門小戶,你這得買下二三十家宅地來建,動靜太大,就算那些鄰居肯賣宅地給你,只怕也會有人借機彈劾你,
不如到城南買塊地,城南現在還有許多坊都是空坊,種糧種菜沒有房屋,只有些寺觀,許多長安權貴家的家廟也都是建在城南的。”
武士彟建議城南買上一大塊地,到時用十幾畝建上家廟后,剩下地可以弄個莊子,正好安排看護家廟的人照管,莊地產出,用于四時祭祀費用。
家廟祭祀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每年四時祭祀是要耗費不少的。
所以家廟也確實只有貴族們才有財力建設和維持祭祀。
家廟設立和建造都有諸多嚴格規定,老武是過來人,武懷玉現在需要的就是城南找個坊買一大塊地,然后掏錢請將作監負責營造就行,他們是專業的,能把家廟建的既符合規定,又快速又完美。
建家廟得一大筆錢,二三百萬打不住,跟在永興坊買一座大宅也差不多,不過考慮家廟既要買大塊地皮還要蓋那么大個廟,另外還要附帶田地莊子、奴仆等這些,倒不算多了。
把家廟建在京城,那是臉上有光的事,要是把家廟建在郊外,會讓人笑話。如果建在老家或是其它地方,就更會被恥笑了。
武士彟說弘農楊氏在城東南靠近曲江的青龍坊有一塊大菜地,占有坊一隅之地。
懷玉知曉青龍坊,那坊大約占地五百畝左右。長安的諸坊,一般都是坊內十字大街分成四塊,每塊里再有小十字街,大小十字街把一坊劃分成十六個小區域。
一隅那就相當于三十余畝地。
在城東城西那些頂級勛貴,往往一家就占據一坊四分之一,甚至有皇子直接占據一坊之地的。
但城南,尤其是最南邊的那些坊,到現在都基本上無人區,都是農田、菜地,或是果園,僅有的一些建筑,除了寺廟就是道觀,要不就是家廟了。
武士彟兄弟幾個在城南倒也有一些地,但都沒那么大塊。武士彟早年立的家廟就在蘭陵坊,也是占地三十余畝,十來畝地建家廟,剩下二十畝種菜種果,收益還挺高。
“我去找楊家談,到時以郊外的田地來換,以多換少,再補些錢帛,楊氏當會給我們武家這個面子。”武士彟道,弘農楊家是妻子娘家,這個面子得給。
“好,回頭請叔父帶我去楊家拜訪。”懷玉跟楊師道也算關系還行,但不夠深入,城南雖偏,但城中的地還是很值錢的,人家未必會直接給他面子,有武士彟出頭就不一樣。
說話間,魏征來訪。
看到武家這里還有周國公武士彟、宣城縣公武士棱、安陸縣公武士逸也在,倒是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