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祖上是北魏年間鮮卑漢化時改的姓,原本是內入諸姓之一,后來成為勛臣八姓,本姓獨孤,到了隋朝時,他家這支成了雁門郡五臺縣的胥吏世家了,好幾代都是縣中胥吏。
因為從北魏時便開始漢化,加上與漢通婚,所以這老頭身上都看不出什么鮮卑特征。
為奴十三年。
三十歲的時候被擄,那時的他雖說只是縣中小吏,但挺逍遙自在的,胥吏雖卑,但在地方縣衙里其實也已經挺有些權勢,本又是縣中豪強地主,日子還是過的很滋潤的,號稱地頭蛇的正是這幫人。
可突厥始畢可汗率四十萬騎入雁門郡圍楊廣,四十一城攻陷三十九城,五臺縣也被破,老劉頭不但被俘,而且他的家人也都被擄,
早就家破人亡,在塞外放牧多年,后來又被送到定襄蕭皇后楊政道那,成了后隋朝的人。
可一旦為奴,是很難翻身的。
就因牧的羊被狼叼去幾只,他被抽了一頓鞭子,然后就給發賣了,一路被帶到了鹽州白城邊市來,最終成了鹽州刺史的家奴。
剛被擄時意氣風發正年青,而如今才四十三,卻蒼老的快死了一樣,背也駝了,白發也花白了,甚至一身病痛。
“你這鄉音未改啊。”
“不敢忘,在塞外為奴,放羊牧馬,我經常對著牛羊說家鄉話,就怕天天說突厥話卻把家鄉話忘記了,怕以后死了,到九泉之下見到烈祖烈宗,話都不會說了。”
司戶史,這是縣衙司戶佐的助手,一般下縣,只設有司戶佐、司法佐各二人,然后下屬史各四人,這十二個人就是縣衙里公文體系里的主要負責人員了,輔佐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他們的。
雖說是不入流的雜任,但要是放后世,那也起碼是個縣副局長。
懷玉見他說話挺有條理的,給他檢查了一番身體,開了些藥后,安排他給老陳當助手。
畢竟司戶史那也是能寫會算,尤其還有些組織管理經驗的,能在衙門里當胥吏的,其實都還是有些水平的,越是基層,也顯本事。
雖說老劉也是漢胡混血,甚至說來他當屬于鮮卑人,但老頭并不覺得自己是胡人,其實隋唐以來,鮮卑基本上已經完全融入漢族,很少再有單獨鮮卑之稱了。
真正說還獨立的鮮卑,那可能就是青海的吐谷渾了,可汗和上層貴族,基本上都是鮮卑慕容氏為主,中下層則倒主要是黨項羌等羌氐。
武懷玉給了老劉一個單間,雖然仍還是奴隸身份,但以后享受部曲待遇,每月甚至還給他點零花錢。
劉孝感向懷玉深深一躬。
十三年了,終于又有了絲光明。
“老劉啊,今天也還帶回不少婦人,伱去挑一個,我安排你們成婚,重組家庭,你才四十多,找個年輕點的,還能再生兒育女,重享天倫之樂。”
送老婆,這可是終極福利賞賜之一,更上一層就是獲得放免了。
突然來的幸福,讓老劉甚至有點措不及防。
“好好干,”
本來不想給人磕頭的劉孝感,終究還是給懷玉跪下了,放了十三年羊,挨過無數鞭子,受過無數餓的他,感覺自己終于又活過來了。
“我劉孝感,一定會好好報答阿郎的大恩大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