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鹽州之前雖有鹽,但完全就是附于靈州。
可現在,武懷玉盤活了鹽州的鹽,甚至在這邊直接搞邊市,以鹽引商,靈州的鹽、河套的牲口,甚至朔方的奴隸走私等,如今都直接在這里集散。
這帶來的效應極大。
以前這只是鹽州,沒有市場,只是一些資源,但現在這些資源帶出了市場,完全不一樣了。
“武壽陽還真是有本事啊,那么年輕,居然如此了得。”
李家不少人也對這位年輕人很佩服,甚至感覺到幾分隱隱自豪,畢竟武壽陽厲害,也是他們家主的弟子。
司琴見到李三娘又在發愣了,嘆了聲氣,“真羨慕司棋,當初怎么就能一眼識中隨了壽陽公呢。”
鹽州州城,五原城。
武懷玉剛從白城邊市回來,跟州衙這邊的官吏們開了個大會,把許多積攢的事務處置。
“最近來投附的人越來越多了,現在不僅夏州那邊許多蕃胡過來投附,漢人也不少,甚至如今慶州、靈州都有人來投,不僅是蕃胡,漢人也不少,甚至有些還是在編課戶良民。”
武懷玉倒不稀奇,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邊地環境相對差些,雖說地廣人稀,可耕地其實一樣大多數是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的,錯過開國第一二波的分田授地后,后面的人可就越來越難分到地。
但只要入了戶籍編屬,不管朝廷有沒有給你分地,只要成丁就要交租納調服庸,中男就已經開始要服雜瑤了。
如果能分到百畝地的情況下,其實租調庸負擔不算重,可如果沒有地,或沒分夠的情況下,那稅賦依然沒變,這負擔就很重了。
現在鹽州這條火熱,開出的政策又好,于是許多人直接棄籍脫逃,要來鹽州這邊另立戶頭。
其實以前多數百姓,不管什么原因沒了地后,他們多數也是要逃籍的,要么去做城市里的黑戶做工,要么去投附地主豪強做地主,反正就是銷戶了,官方戶籍上就沒他們。
當然,要是有機會,他們其實也不愿意做黑戶,因為黑戶難有出頭之日,只不過是一時的苛且罷了。
“咱們還是老規矩,不問過去,只要來投附的,一律當成流民接納安置。”
雖然這樣可能引起友州不滿,甚至可能要打口水官司,畢竟戶籍人口是相當重要的資源,伱把別人家的人接收了,別人可就出現了逃戶,影響政績甚至要受處罰的。
“使君,咱們最近接收招附的人實在太過迅猛,如今鹽州的田地草場已經不夠分了,”
之前武懷玉賣了許多地,又劃了許多地做軍屯、公廨田、職田、學田等,還有些做了官屯,并招商屯田。
剩下的地,先來先得,一丁百畝。
這對先來的那些人確實是大福利,管以前是不是鹽州的,只要來了,一個成丁就是一百畝。
可地終究是有限的。
鹽州本就邊地,多是旱地且數量也就五萬來頃,這么一通瓜分,已經差不多分完了。
連那些草場林地也差不多分完了。
借著梁師都強遷移民,武懷玉收復鹽州后趁機搞了一波重新分配,但也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