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藩鎮
端午剛過。
戰爭的動員令已經隨一騎騎快馬發出。
靈州迅速動員。
不僅靈州的五個統軍府都接到了動員令,在靈州鎮戍的本地和內地府兵,也一樣接到軍令。
還有本地的團結兵、城傍蕃兵。
“咱們靈州開國到如今,總共設立了五個統軍府,共計府兵四千六百四十人,先前鹽州也設立一府。”
這些靈州府兵,也是靈武的基石,點選的本就是地主豪強之家,點選后還都授給百畝軍田。
不過靈州這些年軍事壓力很大,所以靈州本地的府兵,基本上是不去長安番上的,都是分成五番在塞上鎮戍。
大概是有一千府兵是保持在鎮戍,不過靈州是前線,一千邊兵是不夠的,所以靈州這邊長期有大約五千的內地府兵,從關中隴右甚至河南山南等地抽調來當值。
“本來鎮戍之兵,是輪換當值,番期大抵是一年一換,可這幾年突厥屢屢大舉入侵,于是邊軍不得延期輪換,改三年輪換,但三年到期又沒能換,現在有些邊軍,其實是從內地調來,已經鎮防五年,還沒回過家。”
說好當值一年,結果當了五年,沒能回家,估計誰都要崩潰。
所以之前靈州也出現過士兵逃跑的情況。
后來李道宗任都督,在這邊加強了邊鎮兵的待遇,主要就是讓他們參與了走私貿易等,從中分得好處。
捕奴、販鹽、販馬、甚至是私鑄等等,邊軍、府兵、團結、城傍,加上官吏、甚至是子弟,都在其中分享了利益。
李道宗很了得,本來靈州那時挺不安穩,時有士兵逃跑,后勤補給什么的也不穩定,大家怨聲載道,突厥人、梁師都又老來攻擊,大家苦不堪言。
可后來在李道宗的帶領下,他們自力更生,愣是一個個開始富起來了,從都督到參軍再統軍、校尉,甚至普通的邊軍,有了穩定的收益,大家也就不再急著回家了。
所以哪怕一年變三年,三年變五年,靈州的將士們都挺士氣穩定,皆源于此,在這好吃好喝,甚至賺的也不少,那急著回家干嘛。
雖人回不了家,那就寄錢回家。
自己不能回家探親,可以讓妻兒過來探望團聚嘛。
武懷玉之前發現靈州有藩鎮化的趨勢,正是因為這些發現。
靈州這邊的兵本來成份復雜多樣,有本地當番府兵,內地輪換府兵,本地團結土兵,城傍蕃兵等等,但他們居然是個很和諧的團體,沒那么大的本地外地,漢人,胡人之分。
都是共同的利益把他們捆綁在了一起。
內地調來的府兵長久沒換防,反而讓他們更加本土化了,更默契了。
“這是個隱患。”
楊恭仁聽了武懷玉的交底,也不由皺眉。
本地豪強跟這些軍人集團結合在一起,是很可怕的,哪怕眼下沒亂,不代表以后不會亂。
“我建議還是趁現在其它幾府的兵聚集,以夏季伐梁為名,動員集結這些兵,然后做些安排。”
“具體的”
“先把內地調來戍防的那五千兵,給他們發放賞賜補貼,結束他們的戍防,他們本來早就要輪換回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