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豪強
秋風漸起。
轉眼已經到了八月,朔方城中的桂花飄香。
雖然武懷玉升任夏州都督,有不少人覺得他太年輕,欠缺經驗,所謂滅國斬王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甚至有人在等著看武懷玉的笑話,畢竟朔方四州,在梁師都手里折騰了十年,這次又被唐軍五路攻掠,情況已經是一團糟。
可出人意料,這位年輕的翼國公就任后,巡視四州,招民安撫,分田授地,倒是做的井井有條。
其實對武懷玉來說,倒不是很難,因為在鹽州有過不錯的經驗了,把那些復制一遍,略做些調整罷了。
劉蘭成和梁洛仁、辛獠兒幾人更是負責清洗整頓地方豪強、降將等,把那些人收拾的服服貼貼,不服不行,畢竟眼下的唐軍在朔方,那有如泰山壓頂,那些地方豪強沒有一個能頂的住。
也沒有人那么傻。
基本上都是很識時務,該交的孝敬要交,該出的血要出。
現在朔方涌現出了大量義商良民慈善地主們,他們趕著一車車的糧食,一車車的錢絹向衙門捐贈,拍著胸脯說要共渡時艱。
他們不僅給衙門捐獻,也還在家鄉開設粥鋪等賑濟。
另外在劉長史的“提議”下,地方上的豪強也是積極的籌建義倉,向義倉里捐獻了糧食。
朔方東城,都督府衙。
武懷玉抽出時間,接見了這些義民們,給予他們很高的贊賞。
“本都督深為你們的義行所感動,特意讓都督府給你們打造了一批牌匾,懸掛到你們家中以示表彰。”
“吳兒堡鎮將楊繼仁,”
武懷玉點名。
一名高大魁梧的漢子上前,“末將吳兒堡鎮將楊繼仁拜見都督。”
“楊繼仁,你家世代鎮守吳兒堡,保境安民,此次也是主動歸附朝廷,這次又將堡中存糧千石捐獻都督府賑災,還帶頭拿出五百石糧在吳兒堡建義倉,并設粥鋪施粥救濟鄉民,”
武懷玉對楊繼仁好一番夸贊。
吳兒堡在勝州南面,長城在其境穿過,吳兒堡這個名字也挺有歷史深意,以前匈奴人打入內地后,擄掠大量漢人回去,其中許多安置于陜甘一帶,匈奴人把這些擄回來的漢人叫吳兒。
吳兒堡就是一個有很深歷史淵源的城堡,楊家是這里世代豪強,梁師都建立大梁時,楊家也是依附于梁,梁師都還特意在吳兒堡設立了麟州,以楊繼仁父親為麟州刺史,以其為鎮將。
楊家實力還是挺強的,當然也只是在吳兒堡一帶較強。
梁師都一死,楊繼仁父子便立馬歸附。
劉蘭成巡邊,帶兵到吳兒堡轉了一圈,尤其是把武懷玉的那三百幽州突騎重裝騎兵拉去亮了一下相后,楊家更加識時務了。
不僅把戶籍田冊等主動上交,更是交了一大筆錢糧,接著又還捐獻等。
武懷玉讓人取來紙筆。
然后當著一眾豪強的面,揮墨潑毫,寫下四個大字,“高義澤人”
楊繼仁接過武懷玉這四字,高興的滿面通紅。
翼國公的書法雖好,但更珍貴的還是這四個字換到的武都督的接納。
除了授楊繼仁高義澤人四字,武懷玉還又正式授楊繼仁吳兒堡鎮將之職,把楊氏私人武裝,整編為朝廷鎮戍邊軍。楊繼仁的父親,楊老爺子,武懷玉也特授他勝州司馬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