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出塵自顧自的道,“程大郎也才二十來歲,都已經是縣侯加刺史了,而且他還是程家嫡長子,將來早晚還要繼承程咬金的實封國公爵位的,你要嫁給他也不錯的,
比柴家肯定好。”
可李三娘卻對此沒半點興趣。
低頭翻看京報去了。
“傻三娘啊,都這么久了,你還沒想開么,”
李三娘沒有回應。
車廂再次陷入沉默。
馬車繼續行駛著。
馬車駛入了平康坊內,車外頓時能聽到很喧鬧的聲音,人流多了,甚至有了不少叫賣聲。
平康坊街上,有不少提籃推車挑擔的攤販,叫賣著些小東西。
“烤紅薯,又香又糯的烤紅薯,祥瑞紅薯,海外仙種,天寒地凍,吃一個渾身暖洋洋,一個只要五文錢”
李三娘抬頭,“買兩個吧。”
于是婢女便掀開簾子讓車夫停車買兩個。
路邊賣烤紅薯的是個沒牙的老頭子,帶著他兩個半大的孫子,兩個炭爐子,然后一筐紅薯,加上一些炭火,天寒地凍的,守在路邊上,邊烤邊叫賣,不時還要換個地方流動叫賣。
不過天越冷,這烤紅薯的生意倒是越好。
剛烤好的紅薯很香,吸引不少人,尤其是這祥瑞的名頭。
“這紅薯可是去年翼國武公向圣人所獻祥瑞,是他飛升的仙師逍遙子上神早年從海外所取回來的仙種,吃了延年益壽”
老頭子是這北邊永興坊的坊民,翼國公武懷玉的街坊鄰居,這個冬天,坊里的許多坊民,都得到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
武家給他們爐子、炭火,以及玉米、紅薯、土豆,甚至是羊雜這些,他們挑著炭爐到周邊諸坊里叫賣。
賺了錢分成。
他們不用出本錢,只是出人力和時間,這種合作很不錯,特別是一些年紀大的男人,或是家里情況差的婦人們來說,甚至一些十幾歲的孩子也可以干。
對于武家來說,其實倒不是覺得利用他們能賺多少錢,都是同坊鄰居,武家主要還是要的名聲,能讓大家賺點錢增加點收入,順便自己也還能賺點,何樂不為。
還別說,在這個冬日里,烤紅薯烤土豆,或是蒸玉米烤玉米煮玉米,又或煎土豆、拌土豆、鹵羊雜、羊雜湯、鹵干豆腐、炒蠶豆、炒花生等這些小吃,還是挺受歡迎的,尤其是在平康坊這樣現在消費水平高的地方。
五文錢一個的烤紅薯,一樣有不少人買。
老頭特意問想吃糯點的還是粉點的,然后挑了大個的,剛烤出爐的還燙手,拿干荷葉包好送上。
收了十文錢連連躬腰感謝。
李三娘拿了紅薯,遞給張出塵一個。
張氏無奈的接過,本來不想吃,可李三娘那邊剝開紅薯,那香氣立馬散發開來十分濃郁,她無奈的也開始嘗這街頭小吃。
進坊后離永康公府并不遠,但李三娘卻一路又讓車夫買了好些小吃。
有炒花生、炒葵花子、炒板栗、賣火晶柿子、賣柿餅,還有賣狼牙土豆條的,賣炸薯片的,還有賣香煎小土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