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六賊互說符命,陰謀作亂,意圖以宿衛兵謀亂,還想劫太極宮上皇圣駕”
李淵渾身顫抖,許久之后,頹然坐下。
全身的精氣神似乎都被抽走了。
“他們怎么敢”
太上皇呢喃。
一旁的裴寂也是滿臉驚恐之色。
許久,李淵無力的擺手,“既然如此,該誅。”
長孫無忌站在殿中,打量著這兩個糟老頭子,環顧了一下左右,然后道,“上皇退位以后居住太極宮中,宮禁宿衛多有不便,為防再有亂臣賊子謀亂劫宮,臣請求太上皇移駕別宮。”
李淵瞪著長孫無忌,“讓朕搬去哪”
“可請上皇移居弘義宮。”
弘義宮是李世民為秦王時的宮殿,開始李世民是居住在太極宮中的承乾殿,后來李淵以李世民功高,特于太極宮西,于禁苑之中立弘義宮。
弘義宮相比太極宮和東宮,比較狹小偏僻,處在禁苑之中,山村景致倒不錯。
李淵退位一年多,一直還住在太極宮中,皇帝李世民卻一直居住東宮,朝會等也都在東宮。
早有臣子上奏,請皇帝正位大內,李世民一直推辭,要讓太上皇安居大內。今天長孫無忌提出此事,其實也非皇帝交待。
這是長孫無忌自己提出來的,他準備辭相去為皇帝把這事辦了。
“好,你回去告訴皇帝,朕隨時可以搬過去,讓他挑個日子,派人來給朕搬家。”李淵氣匆匆的道。
長孫無忌退下。
六個首級卻故意留下了。
等他走了,李淵看著那六人首級,都是熟人。
義安王李孝常,其實跟李績、羅藝他們一樣,并不是真正皇族,李孝常的爺爺李景,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的家兵。后來李景在楊家,跟楊忠家的昆侖女黑奴私通,生兒子李圓通,但李景這家伙不厚道,他不認這個黑兒子。
因此李圓通從小在楊家跟著母親為奴,雖說爹不認,但楊家對他還不錯,特別是楊堅還很賞識他辦事有能力,等楊堅襲封國公爵位時,特提拔他做了參軍。
后來楊堅篡位代周建隋,李圓通自然也是雞犬升天,一路做過尚書左丞、揚州總管長史、并州總管長史、司農卿、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爵封萬安郡公,楊廣時還留守東都。
李淵當年有意巴結李圓通,特意跟他聯宗結親,稱他為族叔。其實李景當年也就是六鎮軍士,一個姓李的破落戶,所謂隴西李,也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李淵后來起兵入關,李圓通長子李孝常任華陰縣令,他境內有個大糧倉華陰倉,當時李淵攻打長安,軍中缺糧,李孝常主動開倉獻糧,率眾歸附,也算是雪中送炭。
后來開國,李淵也特意記著這族侄的功勞,封他上柱國、義安郡王。
其實論起來,李孝常這皇族郡王,其實是跟羅藝、李績他們一樣的,屬于附屬皇族,不是真正的皇族。
李孝常還是很感激李淵的。
武德末他任利州都督,在地方表現并不好,但李淵也沒有怎么降罪于他,李世民一奪位,對他這個族兄區別對待,李孝常諸子,本來也有好幾個封王封公,李世民不僅把他調入朝收了他利州都督實權,還把他諸子的爵位或降或削。
從利州都督調入朝做刑部尚書,結果沒當幾天就改授閑職,一改再改,先前羅藝被誅,李孝常還被李世民當眾訓斥,更有傳聞,皇帝要奪他郡王之爵,改封縣公。
李孝常很不服氣,于是才有了想要擁太上皇復位的念頭,跟著同樣被李世民不斷打壓的李幼良也是一拍即合,然后又拉上了劉德裕、杜才干、長孫安業一干人。
李孝常和李幼良都先后入宮拜見李淵時,暗里提過此事,李淵表面訓斥他們,其實并沒阻攔,也沒告訴過李世民。
他心里其實也有過那么一點點的期望。
可惜,如今六顆首級齊齊擺在面前,別說復位,就是這太極宮也住不下去了。
太上皇嘴巴大張著,如同一條上岸的魚。
“好狠的二郎啊。”
裴寂一聲不敢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