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撲朔迷離真亦假
長安。
皇城,秘書省和鴻臚館之間,太史局衙門。
武懷玉從東邊御史臺出來,殿中侍御史張行成陪同,一起進入了太史局衙門。
“奉圣旨向李淳風問話。”
太史局官員看了看張行成,再看著他旁邊的武懷玉,接過那道圣旨后,請他們進去。
太史局并非司法部門,沒有自己的監獄,但皇帝有旨,李淳風被軟禁在太史局內。
一間偏房,武懷玉看到李淳風,屋里很冷,只有一個小炭盆,屋中猶如冰窟,甚至窗子都還透著寒風。
李淳風太冷,身上裹了條被子,坐在炭盆前取暖,旁邊的地上,擺滿了算籌棒和各種計算的草稿。
他此時的樣子有些狼狽,披頭散發。
武懷玉看到這幕,并不覺得同情。
“李淳風,我是御史臺殿中侍御史張行成,奉旨陪武別駕來問你話,你有問必答。”
李淳風抬頭,看到一紫一綠兩官員,愣了下才起身拜見。
屋中簡陋,連張榻都沒有,也沒胡床,懷玉便直接站著問話。
“李博士,你可在大總持寺借債”
“確有此事。”
“借了多少”
“本金不多,但利息很多,八年來利滾利總共欠下近五百貫錢。”
“這筆債務現在情況”
“我有一個道士朋友,幫我還了。”
“這個道士朋友可是袁天罡”
李淳風說正是,還說早年他在河南學道時,袁天罡游歷洛陽,他們相識,一見如故,結下忘年之交,此后一直有書信往來相通,討論道法陰陽等。
“袁天罡雖在隋唐兩任縣令,但據我所知,出身貧寒,這些年一直居住閬中,在蟠龍山筑觀星臺研究天文,鉆研相術,他很清貧,如何能拿出五百貫錢來給伱還債”
李淳風答道,“袁兄知我困頓京師,積欠難還,常被催逼,于心不忍,于是想方設法相助。
已故宰相杜相公與袁兄有舊,袁兄曾兩度為他看相,結下緣分,另外滎陽郡公鄭公,尚書左丞韋挺、黃門侍郎崔干等幾位,袁兄也曾為他們看相。袁兄為我向杜家等求助,杜相等幾家于是出錢五百貫,替我還了這債。”
這個回答,武懷玉很不滿意。
張行成更是喝斥他不要胡言亂語,現在可是奉旨問話,敢有半句謊言,都算是欺君之罪。
張行成之前得過武懷玉的幫助,他出身中山張氏,師從河北名士劉炫,隋朝時察舉入仕,做到員外郎,后來隋末做了王世充的度支尚書,歸唐后不得重用,只做谷熟縣尉這樣的小官。
家貧,代替縣中計吏留京,參加科舉,考中進士,調任陳平縣尉,后來得吏部侍郎張銳舉薦,做了富平主簿。
但依舊家貧,欠了不少京債,被催逼還債,十分狼狽,恰好懷玉遇到,借給他錢還了債解圍,之后一番了解,發現他挺有才,后來向皇帝舉薦他做了三原縣令。
因表現很好,李世民特破格又升他為殿中侍御史,張行成對武懷玉還是很感激的,他也知道最近京中這謠言對武家的傷害,所以現在對李淳風也很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