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行恭沒跟杜敬同客氣。
杜敬同這個時候也只想盡早息事寧人,畢竟不僅杜敬愛的尸體擺在那,他做的惡也擺在那,追究下去,杜家危險,起碼他這房有滅頂之災。
京畿兩個莊子一千畝地,長安城中一座別院,驪山、武功、藍田,各一座別墅,加一千貫錢,五十個奴隸五十匹馬。
丘行恭要價很高,杜敬同并沒有怎么討價還價,拿出了足夠的誠意來賠償武懷玉。
杜家愿意以這些換取武懷玉的諒解。
杜敬同希望兄長的死,能夠保留一分體面,也是給杜家留一分體面。
丘行恭沒理會這個,他們想要的這個體面,得圣天子給。
杜敬同領走了杜敬愛的尸體,當天就把房契地契還有錢帛和奴隸馬匹送到武家。
甚至當天杜如晦都親自登門武家,找武懷玉喝了壺茶。
杜如晦跟武懷玉賠禮道歉,但也希望武懷玉能夠高抬貴手。
事情開始朝著明朗發展,對武懷玉越來越有利,起碼現在皇帝已經不再相信那個所謂武代李興的讖語了,認定這就是杜敬愛一手炮制的謠言。
那個江湖術士被拉到菜場斬首,首級掛在城頭示眾。
雍州衙門、長安萬年兩縣衙,還有左右武侯衛、六扇門等一起出動,抓獲了不少這種江湖術士、神婆妖婦,通通斬首。
市面上武代李興女主昌的謠言,也一時絕跡。
誰敢頂風做犯傳播謠言,抓到了就是一個流放邊疆。
事情在發酵,但已經都是好的方向了。
在杜如晦的運作下,杜敬愛的死無聲無息,最終李世民還是保留了杜家的一分臉面。
杜敬愛因病逝世,因無子嗣,皇帝下旨,讓其弟杜敬同襲爵,改封東陽縣公,降一等。
杜家給武懷玉的那些補償,皇帝也是默許。
不過皇帝雖沒公開杜敬愛的罪行,但最后下了道秘旨,將杜敬愛房下的妾侍奴仆,全都賞賜給了武懷玉。
早朝。
金殿之上。
通事舍人宣讀詔令。
“崇賢館學士、冠軍將軍、上柱國、雍州別駕、太子洗馬武懷玉,兼民部侍郎、判度支,兼治書侍御史。”
“右驍衛大將軍、霍國公柴紹,改封譙國公,免右驍衛大將軍職。”
“黃門侍郎博陵郡公崔干,貶宋州刺史,奪爵。”
“岐州刺史滎陽郡公鄭善果,貶江州刺史,奪爵。”
“左武侯大將軍、鴻臚卿、莘國公鄭元璹貶宜州刺史,奪爵。”
“長安縣令、河南郡公韋思齊,貶洪州司馬,奪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