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公主的天價彩禮
天未亮。
武懷玉早起上朝,天寒大雪。
好在如今長安的六街主道,都在中間修了一條沙堤,這是雍州以工代賑的一部份,雇傭在京關東災民,從浐河挖沙運回長安,鋪設六街。
雖經費有限,不能全部鋪滿主街,但在寬闊的大街上,鋪出一條一丈半的沙堤,也是大大方便了出行。
就算是雨雪泥濘的時候,都不用頭痛了,尤其是對于要起早摸黑上早朝的朝官們來說,這更是一項福利,否則就算坐馬車上朝,有時候都有可能會遇上泥水坑陷車輪。
秦瓊堅持要騎馬上朝,這是他做為開國大將的驕傲,他覺得堂堂兵部尚書要是跟李綱裴矩丘和那些七老八十的老頭文官一樣坐馬車上朝,會很丟臉,沒有武人的風范。
同坊居住的武懷玉今天與秦瓊一起上早朝,自然也只好騎馬同行。
“這沙堤修的很不錯,花費了不少錢吧”
天很冷,呵氣成霜,不過這點寒冷對于秦瓊來說不算什么,戰爭年代,戰場上條件可比這惡劣多了,爬冰臥雪,風餐露宿,什么苦沒吃過,不管寒冬還是酷暑,為了抓住戰機,有時候他們七八天不解甲,轉戰幾千里。
現在只不過早起上個朝而已,長安城有城墻擋風要好的多,況且身上還有貂皮大氅。
“其實這沙堤沒花多少錢,要是正常情況下,這六街沙堤確實得一大筆錢,不過如今以工代賑,災民們只要有兩頓飯吃,再給點糧食薪炭就滿足了,哪還會要求太多呢。”
以工代賑,一方面確實是賑濟百姓,可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在利用災民做廉價甚至免費的勞動力。
浐河的沙子不要錢,災民們其實也基本不要什么人工錢,挖沙、運輸、鋪設,成本壓到了最低。
但災民們沒有怨言,還很感激在這個時候,朝廷和雍州能給他們一個活,能夠讓他們一天有兩頓飯吃,甚至忙碌一天后,能給臨時營地里的家人帶回去一些糧食。
除非實在老幼病弱的,否則年紀大點或是年少一些的,不論男女,也都能去工地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就算工分低能賺的糧少,但這兩頓飯是能吃飽的啊。
昏暗的曉色中,長安城猶如一只巨獸。
街道上朝官們坐車的騎馬的,隨從們舉著火把護衛跟隨,不斷往東宮匯聚。
大安宮還剛開始修,起碼要到明年這個時候,太上皇才能搬進去,現在皇帝依然還住東宮。
朝官們也依然天天得去東宮上朝。
“今年關東這場大旱,十幾州受災,哎。”秦瓊嘆聲,也幸好今年朝廷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對最后割據的梁師都、苑君璋這兩勢力的招安、討滅,而且基本上朝廷沒有太大動干戈,沒有過多消耗錢糧,這也讓朝廷在秋冬的賑災中有了更多的儲備。
要是跟去年前年那樣連年大戰,再遇這大災,朝廷根本沒有余力賑濟,只怕就要有無數的人賣兒賣女典妻賣地了。
“如果不是這場關東大旱,本來朝廷都已經可以開始著手討論出兵突厥,一雪渭橋之恥了。”秦瓊對出兵突厥,干掉頡利可汗這事那是念念不忘。
當初聽到皇帝決定要跟突厥渭橋結盟,身體剛好些的秦瓊氣到吐血,然后去白鹿塬休養了一年。
這次復出,秦瓊最大的目標就是能夠早點完成對突厥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