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意的打壓武德舊臣,而出于文武平衡的需要,他要安排潛邸心腹大將入政事堂,這也是對所有武將們的一個獎賞,出將入相,武將功高,將來上限很高,可以進政事堂拜相。
隨著天下一統,偃武修文本是大勢所趨,但這種變化,確實也會讓武將們不太滿意,所以政事堂諸相里,給武將留位置也是必須的。
李世民手底下能夠直接拜相的大將,其實人選不多,本來尉遲恭宮變時立下大功,但這家伙爛泥扶不上臺,侯君集資歷太低。
一直為李世民經營洛陽的屈突通資歷倒可以,但年紀太大,七十多歲了。
而李績李靖、柴紹李孝恭這些能打又有資歷的,都非李世民心腹,長孫順德劉弘基那更是太上皇的嫡系。
最后讓秦瓊做兵部尚書拜相,也就成了不多的選擇之一,他拜相,也能讓天子嫡系和其它派系的都能接受。
要是換諸如尉遲恭或侯君集,又或周紹范等上,有幾個能服
皇帝是很賞識信任周紹范的,可就是資歷威望不足,所以也只能是殿中監、檢校中樞事務,還需要積累資歷,侯君集更只能做右衛大將軍,兵部尚書都還沒資格。
可秦瓊卻總想著退。
“義父向來忠心謹慎,不比丘行則、尉遲恭、盧祖尚這些囂張跋扈之人,陛下也是一向賞識義父的,義父并不需要有多少擔憂。”
“我知陛下對我的賞識,可我的能力確實不足以擔任宰相,在這個位置上,不合適。而且我身體還是有些不太好,回朝任事后,早起上朝,忙碌公務,甚至是各種應酬,讓我現在身體又差了許多。”秦瓊退意很濃。
“義父,你知道陛下拜你為相,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可你現在拜相不久,就要請辭,這會讓陛下很為難的。”
秦瓊愣住,他倒沒想到這方面。
“二郎啊,實不相瞞,我如今在中樞,已經引起不少人的不滿,彈章不斷,彈劾我不稱職,我也是不想最后弄的太難看。”
“其實只要義父在中樞,能夠堅決擁護陛下主張,維持陛下權威,那就做的足夠好了。”
那不成了點頭宰相
秦瓊看著這年輕的義子,他雖年輕,可有些方面卻比自己覺悟高的多,他不由的再想起自己的兒子,要是還在,也這般高大英武了。
“義父就安心在中樞為相吧,過兩年條件成熟,義父掛帥統兵掃滅突厥,到時功成身退也不遲啊。”
次日早朝。
宮門待漏房里,一早氣氛就很凝重。
魏征也顧不得鼻子還沒好,特意結束休假來上朝,在待漏房里就跟其它宰相們在說皇帝殺盧祖尚大錯特錯,引經據典的。
王珪也贊同他。
房玄齡跟周紹范表情木然,一直沉默著,這兩人都是盧祖尚親戚,左仆射房玄齡妻子是盧祖尚同族堂姐,而周紹范的親妹妹嫁給了盧祖尚。
一個盧祖尚的堂姐夫,一個盧祖尚的大舅哥。
盧祖尚就這么被斬了,他們也是震驚萬分啊。
這事往輕說,自家親戚被殺了,往重點說,皇帝這是完全不給他們面子,是不是皇帝對他們也有意見了
武懷玉進來,他們都圍了過來。
“翼國公,聽說昨日你就在殿上,請問到底發生何事,為何陛下就這么把盧祖尚斬了”魏征直接大聲詢問,甚至有幾分質問之意,明顯是在指責他當時沒盡到一個合格大臣的本份,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在里面搞事。
畢竟大家知道武懷玉以前統領六扇門的,這件事情里面是不是還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隱情
御史大夫蕭瑀也是圍過來,“這么大的事情,怎么處置如此草率”
武懷玉當然也知道這事李世民辦的有瑕疵,不是說盧祖尚不該殺,而是就算要定罪,也該按程序來,甚至盧祖尚畢竟也于大唐有功,又是高級官員,哪怕按八議,他也罪不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