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長安、萬年令也請來吧。”
新任萬年令姓楊,由兵部員外郎升遷上來,弘農楊氏越公房的楊弘禮,他是楊素弟弟的兒子,他爹楊岳大業年間就做過萬年令,楊素死后,楊岳父子跟楊玄感不和,還密奏東征中的楊廣說楊玄感要造反。
等楊玄感真反了,楊岳父子在長安被下獄,等楊廣赦免的使者到,楊岳已經被殺了,弘禮僥幸逃過一劫。李淵入長安,楊弘禮積極歸附,被李淵賜封清河郡公,加太子通事舍人。
這人算是弘農楊氏家族的一個代表吧,楊家在大唐還是混的挺不錯的,據說楊弘禮還是有些才干的。
長安縣令也是位名門之子,出身南陽劉氏的劉洎,南梁都官尚書劉之遴曾孫,隋末劉洎效力蕭銑,做過黃門侍郎,歸附唐朝后,跟隨李靖平嶺南,任南康州都督府長史等職。
武懷玉的別駕公房里。
正月里爐子燒的正旺,燒的不是現在不少長安百姓用的泥炭,而是終南山南的竹炭,這種竹子燒的炭沒啥刺激味道,火旺還不會容易爆火星。
圍爐煮茶。
京師的幾位主要地方官員就都在這了。
上柱國、冠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翼國公、雍州別駕武懷玉。
上柱國、銀青光祿大夫、清平縣公、雍州治中李弘節。
柱國、范陽郡公、雍州治中盧承慶。
清河郡公、萬年縣令楊弘禮。
長安縣令劉洎。
五人也算是頭一次正式會面,都很年輕,甚至除了武懷玉,全都出身名門。
李弘節是隴西李丹楊房,李靖族叔。盧承慶是范陽盧氏北祖大房的,楊弘禮是弘農楊氏越公房,劉洎也是南陽劉氏名門。
倒是武懷玉的家世,跟他們比,門第就差太遠了,他雖可以說是并州武氏,但他家幾代都沒當過官,別說五品三品,連庶族都算不上,只能算暴發戶。
可那四位名門子弟,看著這位沒誰敢輕視。
畢竟這兩年,以前很多人輕視武懷玉,現在可沒有人再輕視了,現在的武懷玉,已經在長安太有名了,很多想弄武懷玉的名門都吃過大虧。
三十歲的楊弘禮對武懷玉非常客氣,不僅因為如今楊家跟武家關系較好,更因他很清楚武懷玉的厲害,他母親是韋孝寬孫女,跟黃門侍郎韋挺,同個曾祖。韋挺想借盧祖尚之事搞武懷玉一下,結果自己下不來臺。
爐子上的水燒開,懷玉泡了壺紅茶,給每人倒上一杯。
“馬上就是上元佳節,今年圣人恩旨,照例金吾不禁三天,與民同慶。今年長安的花燈會更熱鬧,我們得早做好準備。
一要防失火走水,必須提前準備好多支救火隊伍,提前進行演練,準備好充足的滅火工具等,配合街鋪武侯和坊丁,還有鐘鼓樓、望臺,一旦哪里走水,要第一時間前往救援處置。
除防走水外,還要防止出現人流過多踩踏等發生,這些事情以往也是常有發生的,聽說開皇年間有年上元節,有個紈绔在最熱鬧的街上撒錢,結果贊成嚴重哄搶導致踩踏,最后踩死了幾十人。
我們得增派人手維持各街坊的秩序,一旦哪個坊中人流過多,就要停止再放人入坊,只出不進,還要進行分散疏通。
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宣傳,禁止有人撒幣。”
真出了嚴重的失火、踩踏事件,最后肯定是要追究他們的失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