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糙漢子在月下分吃月餅,閑聊家常,吵吵鬧鬧倒也化解了不少相思之情。此情此景最是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來自五湖四海的弟兄們,各自分享一些家鄉的故事。
這一次東征,
武懷玉麾下這一千親兵,六百來自北衙禁軍,大多是關中漢子。四百來自懷玉的子弟,多是他族中子弟或是親戚朋友家的人,跟著來遼東想要搏取一番功名的。
大家帶著一腔熱血而來,
總的來說,這趟收獲是不錯的。
凡是渡過渝關,或是出海的征東將士們,直接就加勛一轉,然后各場戰斗,也都是論功酬勛。
武懷玉這一千人,僅是在遼東城下那一場,就人人得勛二轉,另個人表現突出的,還另有轉數。
一路打下來,
反正他這一千人,最低的都得了三轉勛,普遍四五轉勛。
如薛仁貴這等白衣效力的,更是得皇帝青睞,直接就授五品游擊將軍階,授云泉府果毅都尉,并授禁軍北門長上。
飛黃騰達,前途無量。
王方翼、趙持滿等也不錯,這兩人畢竟既有過硬的家世出身,也有過硬的本事和功績,
一場征遼下來,兩人都獲得了七轉勛,得到了視從四品的輕車都尉勛官。
雖說勛官不是真正的官階,但這也已經是極了不得了。
況且除了勛,兩人也是已經得到了從七品的折沖府校尉職。
這可是實職。
這比起一步步的熬打資歷,可是一下省了好些年。
“你們接下來有何打算,是想回長安,還是留下?”武懷玉拿著塊咸蛋黃的月餅細細品嘗著,味道還是不錯的,用料十足,更沒有添加什么科技與狠活,
“你們要是回長安,想去哪個衛府或是禁軍,我可以幫忙舉薦一下,以你們此次功績,加上你們的出身,再升一升,不管是折沖府的別將、長史,又或是諸衛的參軍或是旅帥,都沒問題。”
這兩人武懷玉是很欣賞的,他們能力一點不比薛仁貴差,只是差了一點點運氣。
“我跟王兄商量過了,我們想留在遼東,”趙持滿道。
“決定了嗎?”
“是的。”王方翼點頭,“高句麗還未征服,明年還會有戰事,這里有很多機會。”
兩人都想搏取一番功名回去,這次雖說也收獲不小,獲得七轉勛并得到了七品武職,
可跟薛仁貴一對比,還是差太遠,兩人心有不甘。
“有志氣,想去哪,我幫你們安排一下。”
“去最前線。”兩人異口同聲。
如果他們愿意,武懷玉也可以幫他們安排進蘇定方的都護府牙軍里面,現在他們是校尉,那可以給他們再升一級也沒問題,但都護府的牙軍駐遼東城,這里已經不是前線了。
“想好去哪沒?”
“我想去大行城或是泊汋城。”
“俺也一樣。”
這兩城在鴨綠江口,距鴨綠江口百余里,在西岸。原本是兩漢至十六國后燕,西安平縣的縣城。
高句麗占領后改為泊汋城,大概就在后世丹東東北的九連城。
泊汋城在泊汋河口,鴨綠江逆水百里,再行小舫三十里,即泊汋口,泊汋城因山設險,阻鴨綠江水以自固。
泊汋水,也就是后世的蒲石河也。
城在河口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