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排剛剛修建完成的廠房里,一個從別的工廠挖來的管理人員正在給新招來的新員工們培訓。
葉守一向葉長青和虞孝和介紹“這一批新員工306人,全部招滿了,三分之二都是女工,剩下多是男工,新員工主要來自于閘北大火之后房屋被燒毀的無家可歸人員”
觀看了一會兒培訓,葉長青等人從廠房走出來,他發現建筑工地上多了很多工人,還有很多青壯年正在修整和清除地面土包、雜草,整個廠區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葉長青問道“怎么多了這么多人呢”
葉守一說道“這些人都是閘北大火后無家可歸人員,生活沒有著落,我和宋先生商量了一下,覺得廠區內遲早都是要大面積清理一遍的,不如提前找人來做,就招來了這些人,每人每天工錢兩毛五,管兩頓飯”
“另外工地上多一些人干活,工程進度也能加快一些”
葉長青聽了之后點了點頭,他知道葉守一肯定計算過工期如果延期的損失,以及招來這些人干活需要支付的成本,這家伙是智能生化機器人,不會感情用事,只會計算得失。
到了護廠隊訓練場,葉長青驚訝的問道“不是只有36人嗎這才多久,護廠隊就多了這么多人”
葉守一說道“新增了100人,因為最近總有人進來偷建筑材料,比如鋼筋、水泥、磚瓦、鐵釘、木料,廠區的面積又太大,三十六人要分成兩班,人手上實在捉襟見肘,所以我就擅作主張又招募了一百人,個個都是身強力壯的小伙子”
葉長青看見這些新招來的護廠隊個個都訓練得有模有樣,士氣很足的樣子,也比較滿意。
他問道“新訓練場那邊進行得怎么樣了”
“那邊的進度更快,已經修建好了三排房屋”葉守一說道。
葉長青考慮了一下,認為護廠隊的人數太多了,留在這里太顯眼,容易引起北洋軍的忌憚,他對葉守一說“在圍墻上增加防護,比如加裝玻璃碎片,上尖刺鐵絲網,增加巡邏次數和力度,然后把其中一半人拉到新訓練場去訓練,讓他們一邊訓練一邊參加勞動,盡早把新訓練場建設完成”
“是”葉守一答應。
這時制藥公司一個辦公室人員氣喘吁吁跑過來說道“老板,醫館打來電話說盧公子來找您,讓您趕緊回去一趟”
“行,我知道了,你去跟宋先生說,派人給虞副經理安排辦公室”葉長青聽完后說道。
“是,老板”職員答應一聲離開了。
葉長青轉身對虞孝和說“淞滬鎮守副使盧勇祥的公子來醫館找我,我得回去了,你先適應新環境,然后跟宋先生商量一下你們倆在工作上的分工問題,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虞孝和拱手“行,你先走吧,交給我們就行了”
等葉長青帶著王亞橋匆匆離開后,虞孝和陷入了沉思,葉長青竟然認識淞滬鎮守使盧勇祥的兒子盧小佳,路子這么廣
盧小佳是什么人,虞孝和當然清楚,就在前些天申報上有人專門發了一個專欄排出了一個“民國四公子”的榜單,盧小佳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別是袁寒云、張漢卿、張孝若。
對于這個民國四公子的榜單,京城的報紙同行們并不買賬,他們也排出了一個民國四公子的榜單,分別為紅豆館主、袁寒云、張從碧、張漢卿。
但民間人士對這兩個榜單都不滿意,各有看法,民國四公子,如果只講家世地位權勢,申報上評出來的榜單勉強說得過去,因為這四人的父親都是當今赫赫有名的權勢人物,就連張孝若之父張季直都是農商總長。
這四人當中,袁寒云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和收藏書畫古玩;張孝若在美國留學,但他的年紀此時還太小,只有15歲;張漢卿和盧小佳在個人才學方面就差了點意思了,而且張漢卿此時才1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