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呼的刮著,一個車夫拉著黃包車快速奔跑在公共租界北區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大街上。
街上的行人稀少,兩側街邊的電燈很明亮,黃包車快速而過,軸承鋼珠滾動的清脆聲傳向四周。
車夫拉著一個人很快穿過了公共租界北區與閘北的交界路口。
過了一會兒,來到了下一個路口,周圍墻根下或蹲著或站著很多壯漢。
車夫看見黑壓壓的一大片人,心里頓時發怵,這時車上的人說道“就這里吧,停下”
車夫立即停下來將車把手放下,車上的葉長青走了下來,他戴著禮帽,穿著一身灰色風衣,掏出一個現大洋遞給車夫“不用找了,你走吧”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車夫接過錢連忙鞠躬,拉著車轉身就跑。
街邊墻腳下站著一個個壯漢,看人數只怕有一百多人,葉長青掏出洋火點燃一支煙,這時兩個領頭的壯漢快步走過來。
兩人走到葉長青面前抱拳道“師父葉先生”
葉長青吐出一口煙,問道“來了多少人槍”
楊文忠說道“一共一百三十人”
葛大海說道“長短槍加起來三十支”
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無論是清末還是民國,都不禁槍,據民國期間一項官方數據統計,民間的長短槍支有超過兩百萬支。
清末民初鬧匪患,再加上官府盤剝,還有洋人欺壓,民間老百姓為了保護自己、家人和財產,紛紛不惜花費重金購買槍械彈藥自保,特別是全國各地的大小地主老財、商隊、鏢局、土匪、強盜和老百姓自行組建的民團,幾乎都有槍械彈藥。
甚至有些地主老財家里還有一兩門火炮。
如果要是把這幾百萬支槍械和彈藥都集中起來裝備并訓練軍隊,何懼軍閥和列強
葉長青聞言點了點頭,對楊文忠說道“派一個人去四海車行告訴顧四,讓他把人和槍都帶過來跟我們匯合”
“是”楊文忠答應著,當即派了一個機靈的小弟去向顧四報信。
沒過多久,顧四就帶著二十個壯漢趕了過來。
如此大的場面還真的把顧四震撼到了,直到他看到了葉長青才放心下來。
“先生,我把人都帶來了,算上我一共二十個,六支短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