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送佛送到西
“保力的解說員說,這是溥雪齋的畫”
“看著確實有點像。”
“誰看出來的”
十個人一起搖頭。
“問問領導不就知道了”
“也對”
然后,一群館員烏烏央央的圍了過來。
“你們干嘛”
“保力的解說員說,那是溥雪齋的畫”
何安邦臉一黑“少丟人現眼,誰告訴你那是保力的解說員了”
“我管他是不是保力的”館員也不怕他,笑嘻嘻的,“我們就想知道,誰看出來的你,還是呂院”
“都給我閉嘴”何安邦的臉更黑了,“是不是想丟人丟到姥姥家”
都是頂尖的研究員,沒有一個低智商,一瞬間,就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壓根就和國博、故宮,沒絲毫的關系
一剎那,氣氛突然就沉寂了下來。
那是誰
十位館員伱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齊齊的轉過頭,看向了關德海、朱奉賢、林伯君。
但這三位,比他們還要懵。
稍傾,朱奉賢哆哆嗦嗦的抬起手,往臺上一指。
眾人再一轉身,然后,齊齊的往后一仰
好一陣,一位館員才回過了神“他他不是吳湘吳教授的學生嗎”
“學生怎么了”何安邦張嘴就罵,“王希猛十七歲的時候,還畫了千里江山圖”
“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技法、畫工都可以講天賦,眼力、經驗也有天生的”
所有人都深以為然,本能的點著頭。
又有一位研究員低聲問“何館、呂院,你們不過去看看他萬一看岔了呢”
呂教授想都沒想就搖頭“不用看,其它我不敢保證,但印,還有畫風和筆法,絕對沒問題”
連畫風和筆法都沒問題,那畫本身呢
根本不用看
何安邦“嗤”的一聲“一群廢物”
頓時引來二十只不,二十二只白眼,包括呂本之。
天天在一起研究,熟的不能再熟,平時開玩笑比這過分多了,你見誰鳥他了
不過要是說心里話,何安邦好像也沒說錯。當然,還得加上他自個
但細一琢磨沒有哪位專家,更沒有哪位研究員是專精某一位名家的作品的。
恰恰相反越專業,腦海里積存的知識就越多,記憶中各種各樣的畫風、筆意,以及各朝各代、各位名家的各種風格也就攢的越多。
所以,越是專業的人看名家作品,越要比普通人遲頓。第一眼看上去,至多也就是會覺得眼熟,也就是吳教授突然覺得這幅畫熟悉的這種感覺。
因為看的太多,早看麻木了
更何況,當時剛剛才確定這幅畫不是乾隆御筆,是幅假畫,所有人都還沉浸在驚詫當中,心神難免恍惚。眼力、經驗自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看不出來,實屬正常
眾人漸漸回過味來并不是他們的鑒定水平下降了,而是當時干擾的因素太多
女人包好了畫,剛離開展臺,就有蘇付彼的工作人員把她攔了下來。
不是想截胡,而是想驗證一遍李定安剛剛說的那些。
女人稍一猶豫,又把畫打開。當即就有人驚呼“真是溥雪齋的筆風”
“你之前干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