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敢不敢硬氣點
乍一聽好家伙,李定安下出籠,偷冷飯,還是當著主顧的面
這東西明明能值兩千萬,他卻告訴權英價值不高
但轉念一想,真就價值不高。
因為拍賣行的主要客戶群體是普通的古玩愛好者、收藏者,這些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不是不高,而是完全沒有。突然一聽“蒙古瓷”什么玩意
所以要想拍出高價,必須得從頭開始宣傳,從頭開始炒作,過程太漫長,東西又太少,所以怎么想都不劃算。
但博物館等機構卻不同,越是新奇的東西,他們越喜歡。
然后,再看看國博和故宮對于一級最高級別館藏文物的要求
能反映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或某一個時代的歷史的代表性文物;
能反映民族生產力發展、生產技術進步、科學發明創造的代表性文物。
能反映民族歷史發展、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代表性文物
看,這些蒙古瓷,是不是都能“反映”
而且這東西燒的本來就不多,面世的更少,不但能“代表”,代表性還極高。
你說國博和故宮要不要
其實權英也想到過,要不要收下來,賣給博物館,但之后又想到其中的不穩定因素太多,耗費的精力也太多,所以她放棄了。
李定安之所以能這么輕松,是因為他與這兩家已經建立了極為良好且堅定的合作關系,何安邦和呂本之對他的感激和信任度更是高到離譜。
石經、陸小曼的箱子,長明燈都不提,只是這次春拍,他為國博、故宮挽救了多大的損失
所以,出于對李定安的信任,呂本之問都沒問“東西的品質怎么樣”。又因為他夠專業,知道這東西能值多少錢,才能張嘴就給到兩千萬。
但凡換個人,但凡不是李定安快別做夢了
懂的都懂,比如權英,除了羨慕,就是佩服。又比如艾力,已經開始盤算怎么和李定安打好關系了。
夠專業只是其次,關鍵是他的這層關系網真的好眼紅
不懂的也沒必要解釋,比如周世明,比如其他三位鑒定師。因為解釋了也沒用,該懷疑照樣懷疑,該嫉妒照樣嫉妒。
這樣的,李定安理都懶得理,掛完電話就開始看其它東西。
只是第一眼,他就被幾樣東西給吸引住了。
比如有兩對石鎖,每只都近一百斤重,還是用壽山石雕琢成的,應該是載漪年輕時用來打熬力氣的。
這個還好說,但旁邊那一對石鼓,委實讓他開了眼界。
普通的漢白玉,長寬近一米的石座,刻著祥云銘紋,中間是石鼓,上頭又蹲著一頭麒麟。
不出意外,當年,這東西應該立在載漪的端王府門口。
問題是,這玩意高近一米五,少些也有兩三千斤,載漪出于什么樣的心理,把這玩意拆了下來,又怎么運出去的
就挺離譜
端詳了一會兒,李定安又開始看料器和玉器。同樣的,都是權英和艾力挑剩下的,不過品質還行,差不多又能值一千萬。
見他看的認真,艾力又湊了過來“李老師喜歡玉器”
“還行”
“其實比這好的玉器還有好幾樣,而且品質相當高,不過我去的時候,已經被中間人挑走了如果李老師感興趣,我可能帶你去看一下。”
“也在xj”
“對,就在q”
李定安頓時來了興趣,稍一琢磨,又看了看權英。
畢竟怎么說,他都是權英請來
“別看我。”權英渾不在意“你想買就買”
也對,只是幾件玉器而已,根本入不了她的眼。
“那就麻煩艾總,代為聯系一下”
“李老師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