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宮檔和起居注中都有記載不過這些資料都不好查。好查的也有,舊京瑣記與京都竹枝詞都有提到”
李定安指了指木牌,“舊京瑣記的宮闈卷中描寫的很詳細稱其由旗人的一字頭演變而來,有的叫望月髻,有的稱四面觀音,統稱為一字長福,京都竹枝詞中頭名長福太荒唐,金架銀簪二尺長,說的就是這兩樣
慈禧發明的大拉翅,就是根據這種發型演變而來的其實道光時期的大拉翅比這更夸張長兩尺四寸,寬一尺,面積等同于三十二寸的顯示屏因為實在是戴不動,慈禧才改進了一下,縮減到了四分之一”
林教授的眉頭皺的更緊,其他的人都愣了記載的這么詳細
聞總瞇著眼睛“既然這么多史料都有提到,為什么沒聽過有出土的”
“一是貴,所以造的少你想想,這么大的發飾,上面得鑲多少珍珠,多少寶石,多少金銀飾物而道光時期,清政府日漸勢微,財政一年不如一年,特別是自鴉片戰爭之后,完全可以用度日維艱來形容。所以這樣的東西,宮廷中也沒幾件”
二是重,光這么一塊木牌,再加上玉板,至少就有三四斤,再加上飾物,估計七八斤都不止身體稍瘦弱些的,壓根就戴不動,再加民間惡潮如評,所以只是流行了短短的幾年就廢止了”
李定安又想了想,“只是這東西太夸張,所以才極為有名,其實慈禧時期的大拉翅也沒有造出幾件,流傳下來的更少已知的,現在國博有幾件,故宮也有幾件,除此外,就只有徐州博物館、遼寧博物館、金上京博物館中各有一件”
真的假的
鄭萬九自然堅信不疑,笑的嘴都合不攏了李定安說有記載,那就肯定有記載,他說這是孝靜太后用過的,就絕不會出錯。
其他人卻是半信半疑,特別是林教授舊京瑣記之類的民間史料也就罷了,但像起居注、清宮檔全部由故宮保管,也就是所謂的“秘檔”,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
那這位李老板,又是怎么知道的
總不能是專門研究這個的吧
正狐疑不已,鄭萬九開始收拾東西。
龍尾石的玄武自然不用拿,這東西沒什么價值,還死沉死沉,所以他只是把發架和扁方放進了盒子里。
等收拾好,李定安也起了身,朝著幾位點了一下頭“各位,再會”
“等會李老板,麻煩稍等一下”
林教授站了起來,看了看鄭萬九懷里的盒子,又看了看李定安。
再糾結東西的真假和來歷,好像沒必要,因為人家是買主,而非賣家,沒必要給你解釋那么清楚。
所以林教授沒有追根究底,而與之相比,他更好奇李定安的身份“李老板家里是不是有長輩在故宮上班”
李定安笑了笑,又搖了搖頭“長輩倒是沒有不過我這段時間正在故宮幫忙”
“幫忙幫什么忙”林教授更好奇了,“你是考古專業的實習生”
“不是實習生,因為我還沒畢業不過正在幫故宮搞研究”
什么玩意
越說越聽不懂了不對,是越說越離譜了。
“幫”故宮搞研究這意思,感情像是故宮專程“請”他去的
問題是,你才幾歲
一群人瞪著眼睛,格外的不敢置信。
鄭萬九一下就樂了。
看吧,就知道絕對不會有人信,所以為了避免浪費口舌,人多的時候他只稱呼李定安為“老板”,而非“老師”。
因為解釋起來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