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就叫撐桿毛,就是南宋時傳下來的,不過現在只留顱門和后腦勺,不留左右了還有這”
李定安又指著小孩手腕上一根像是絲繩的東西“這是百索,唐時流傳下來的,宋時最為流行。到了元朝,就洐變成了頸索,也就是不系手腕了,而是帶在脖子里。到了明朝,就演變成了金屬的長命鎖簡而言之,這一件是南宋時期的摩睺候”
李定安說的清晰明了,鄭萬九卻聽的錯愕不已。
不是聽不懂,而是有點懵這可是宋朝的東西,而且是金器,李定安竟然也這么清楚
鮮有跨行跨這么遠的
正驚疑不定,張老板打完了電話,又拿來了個檔案袋,遞了過來。
李定安順手一掏,然后眼睛一亮一份是1979年的物品清單,另一份是晚清時的契書,也就是交易合同
都是一式兩份一張照片,加一張復印件。
再看標題“關于歸還徐氏古物的清單”,總共八件,其中就有這件東西,標注的是赤金人偶。
落款是紹興縣革委會
時間是1979年
厲害了
古董他見過不少,但這樣的文件,真就是第一次見。
同時也代表著這件東西的來歷絕對沒問題只要不出境,這件人偶李定安想賣給誰,就能賣給誰
再看另一張,契書的大致內容是光緒三十一年,紹興人士徐樹蘭、徐友蘭兄弟從浙江巡撫張曾揚手中購得十七件古董,除了這件赤金人偶,還有銀箱、鎏金盒、銅車、金盤,以及幾件玉器,中人為兩江總督端方。
徐樹蘭、徐友蘭兄弟是晚清官員,除此外,二人還是晚清時期的教育家、報業家、農學家、慈善家。曾在上海創中西學堂,又合辦農學會和農學報,專門培育國外良種,并免費向南方各省推廣。
同時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兄弟二人創辦的古越藏書樓是中國史上第一家公共性質的圖書館,藏書逾十萬本,就是如今的紹興魯訊圖書館。
端方也很有名,晚清大臣,官至直隸總督,同時也是晚清時期最大、最著名的收藏家、金石家,尤好金銀銅器
張曾揚更有名,是張之洞的侄曾孫,不過名聲是毀譽參半秋謹就是他抓的,也是他殺的。這人還比較貪財,就沒有他不敢收的禮。
契書上的這些東西,應該是他上任巡撫之初,整理浙江鹽務時收的禮。其它的不知道,但這件赤金人偶,十有八九是鹽梟從南宋帝陵中盜出來的陪葬品
想到這里,李定安的心臟止不住的跳了一下清單上的東西雖然少了很多,但依然有八件,除過人偶,還有銅車、銀盒、鎏金箱、金碗
件件都像是陪葬品換種說法,件件都像國寶。
就是不知道,這過去了四十多年,如今還剩幾件
等人來了,一定要套問套問
老板泡了茶,李定安不急不徐的吸溜著。又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一位四十出頭的男子進了店。
張總稱呼的是“徐科長”,估計是公務員。再一問,還真就是徐氏后人。
只是客套了幾句,怕夜長夢多,李定安再一個字都沒敢多說,麻溜的付款、簽合同。
等到了賬,收起了人偶,他才裝做漫不經心的樣子,指了指1979年的那份清單“徐科長,冒昧的問一句,這上面的東西,還在不在了”
徐科長正端著茶杯,不由的一頓“哦李老板感光趣”
意思就是還在
暗暗猜忖,徐科長又說“其他的陸陸續續都賣了,現在就剩三件”
“哪三件”
“銅車、銀箱,還有一件鎏金箱不過價錢都不低。”
李定安心都提了起來全是重器
只要東西在,錢根本不是問題
抱歉,還在寫,所以會很晚,各位不要等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