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自己講啥了
上百人的教室,學生前胸貼著后背,腳尖挨著腳跟,呼一口氣,前面的人的頭發都能被吹起來。
但詭異的是,安靜的像是按了暫停鍵的電視畫面,連喘氣聲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真心話,在京大讀了十年的書,又干了七八年的助教,這樣的場景高勝東還是第一次見,哪怕校長訓話的時候,都沒見到過這樣的場景。
在場的學生有一個算一個,一個賽一個的懵逼,眼睛一個比一個的瞪得大,直勾勾的盯著臺上的李定安。
已經有人開始算了從二月份到現在,滿打滿算不到三個月,李定安賺了多少錢
三個億都不止了。
而他用了多少本錢
三百塊
這中間又是多少倍的利潤請個小學生過來都能算得清清楚楚。
兩個多月,百萬倍的利潤就是把巴菲特請過來,也不敢這么吹
再算算,這些古玩中又有幾件國寶
熹平石經算不算
長明燈算不算
清代禮器,親王銀冊,宋代摩喉羅,皇子銅槨這些算不算
如果按單個數量算,十件都不止了,而且這還沒算張大千的畫和蒙古瓷,以及還暫時不能公開的一品青花
也可能有人會說,這是京大,是象牙塔,談錢多沒格調
好,那就不談錢,咱談學術。
先看看李定安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像考古學報這種s級的核心期刊,在京大,發表一篇就可以免考讀博,如果發表兩篇以上,就可以免去兩年的教學時間要求,博士畢業后就能當講師。
副教授的評定要求也不過是四篇以上,教授的評定因素多一些,但論文發表絕對是其中最重的標準之一。
而十篇,已經能讓大多數的學科負責人嫉妒到眼珠子發紅,遑論學生
而且這還只是其次,關鍵的是,國博,故宮,以及京大的聯合研究團隊,竟然跟不上他一個人的進度
這是什么概念
嗯,反正學生們已經沒辦法理解了。如果非要讓他們做個對比,他們也只能說,估計丁院長和吳教授,都沒這么厲害
同樣還是和學術相關,再看看李定安手中還有多少可以開新課題的東西
清代禮器,摩喉羅,皇子銅槨,這其中隨便拿出一件,都足可以讓考古相關專業的學校申請立項省級項目,再加上李定安的研究能力,相關的課題一旦完成,學校的研究和學術影響絕對能有一個質的飛躍。
敢問哪一家不爭著搶著合作
所以說跳級,特殊通道,導助算個毛只要李定安愿意去,再帶上他這些東西,一個學科負責人的身份絕對跑不了。
什么學歷,資歷,統統不成問題,院校有的是辦法替李定安鋪平道路
想的越多,同學們的感覺就越詭異,已經實在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此時的心情了真的,感覺李定安和他們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短短兩個月,用三百塊賺了三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