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要問,李定安又指了指青花盤,“這是傳統的做舊手法,所以于會長一眼就能看出來。但后面三件用的全是高科技手法”
于正一愣,又反應了過來“意思就是后面這三件,我全都沒看出來”
李定安點了點頭“你要這么說,也對”
確實不算錯龍紋大缸是第一件,但被自己砸了個稀巴爛,紫花盆才是第二件,于會長之前肯定沒見過。
而剩下的那兩件,竟然又玩出了新花樣,做舊技術比龍紋大缸還要高端,還要逼真。要不是多了個心眼用系統測了一下,李定安險些就以為這兩件都是真的。
是不是說明,這伙人的造假仿古技術,還在不斷進化,而且進展極快
厲害了
相應的,于會長認不出來真就不奇怪也不止是他就照剛才他狗在后面攆一樣的速度,估計呂本之和陳守義來了也夠嗆。
“這,呵呵好,就算我沒認出來”
于正則都被氣笑了,“那按你說的,這不同的四種釉,四種器形,四種工藝的四種瓷,是元代建窯的同一批窯口仿的宋瓷不知什么原因沉到海里,又被人撈了上來。但釋面太新,所以重新做了包漿,對吧”
“確實有點繞,但確實如此”
“你是真能扯”
“不是我扯于會長,你是古瓷方面的權威學者,肯定比我更清楚,建窯不只燒黑瓷”
于正則嗤的一聲“我當然知道,但不管燒什么瓷,建窯瓷胎質都不可能這么白。”
“好那建窯燒青瓷的時候,紅瓷胎是怎么變淡的”
“當然是粉碎篩選后用吸鐵石分離鐵元素,再加石英砂陳腐但再淡也只能到米黃色”
“對那定窯呢,起先瓷土鐵含量也很高,所以燒的是醬釉,之后又能燒白瓷了”
“深挖土井,井越深,鐵越少,出井碾碎后用水淘土,再用吸鐵石分離,再用石灰中和陳腐,上釉時用化妝土但白度只在六成左右。”
“德化瓷呢”
“德化本就是高純度的白齡土,又用了草木灰之類的堿”
“元代的青白釉呢,為什么瓷胎更白”
“當然是二次配方,加高純度的高齡土和石灰陳腐,加的越多就越白。”
“沒錯”
李定安指了指花盆底足上的豁口,“加的越多就越白”
一瞬間,于正則瞪大的眼睛“南平哪來的純度這么高的高齡土”
“高純的高齡土確實沒有,但南平有鋁釩土,兩者主要成份是一樣的,都是氧化鋁再把上面的方法隨便用兩種,如釩土加石英砂加草木灰再陳腐,連黑鐵礦都能給你變白”
“你扯什么淡,元代怎么會有這種工藝”
“我也以為沒有,但事實是真的有”
李定安手一伸“張處長,報告呢”
張漢光沒動,只是嘆了一口氣。
代有年也嘆了一口氣,也不再觀察李定安,而是陷入沉思。
而監控的另一頭,一屋子的警察跟凍住了一樣,直勾勾的瞅著會議桌上的檢測報告。
器型特點是宋,c14斷代是元,出產地是未知但成分那一欄,除了瓷土,還有礬土、石英砂、草木灰
換種說法,真就是李定安所說的兩種方法中的一種
所以最后那三個詞就像針一樣,不是一般的扎眼
抱歉,白天的時候資料查的不詳細,怎么寫都圓不過來了,沒辦法,只能推倒重來。
有點短,我稍瞇一會,起來后再努力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