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先看的就是古玩品類中最多,最常見,也最容易打眼的瓷器。李定安先大致圍著貨架掃了一圈,心里就基本上有了數和京城的潘家園、琉璃廠差不多,九成的假貨,一成的真品。
不過這家店比較取巧,沒寫標簽,更沒價格,換句話說,全憑店員的眼力勁,先判斷主顧錢包的厚度,再看該下多重的刀。
所以比較起來,昨天的良品坊還是相對厚道的,至少人家明碼標價,宰的明明白白。
暗中思忖,鄭萬九指了一下架子上物件“介紹一下”
李定安瞅了瞅嗯,典型的蘿卜尊器形
顧名思議,就像一只根上梢下的青皮大蘿卜,梢的下半部砍掉后裝了底足,蘿卜根上又鑲了一截細長的瓶徑。
其實說白了,這玩意屬于清朝獨創的器形,和瓶的區別不是很大,說它是罐和瓶的結合體也不算錯。
看看商周時的晉候鳥尊、四羊方尊,以及唐朝的獸足白瓷尊,包括明朝的蓮花尊,和這一件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老板好眼力,這是一件康熙時期的冬青釉萊菔蘿卜尊”
鄭萬九斜了斜眼睛“確定是康熙”
“那當然,專門請專家鑒定過的”
“官窯還是民窯”
“當然是民窯,官窯全在二樓,不過這一件也是難得的珍品”
一問官窯民窯,店員就知道了,這兩個十有八九是生手,頓時間又熱情了許多,伸手拉開柜門,又做了個請的姿勢“老板上手看看”
鄭萬九也沒客氣,真就拿了出來。他先是裝模做樣的看了看釉,又看了看口,最后翻了過來。
當看到底上的款時,鄭萬九差點沒崩住,笑出聲來好家伙,若深珍藏
這種款識是康熙時期首創,雖然是民窯,但相對名貴一些,所以仿品也不少。大多集中在光緒和民國時期,當然,現代也有。
但是,稍內行點的就知道,若深窯只燒青花瓷,包括后朝的仿品,也大多只仿青花。
但這一款,卻是青瓷
換而言之,這就是用來騙棒槌的。
當然,你要說是店里用來識別、甄選顧客的手段,也沒問題。
暗暗樂呵著,他又看了看李定安。
當然,不是問真假,都不用看款識,鄭萬九閉上眼睛用手摸都知道是現代的仿品。
他的意思是買不買。
李定安點點頭,聲音稍有點粗,像是夾著嗓子“差不多”
“這位老板也是行家”
“少啰嗦”鄭萬九把東西放了回去,“多少錢”
店員比劃了一下“十萬”
“清代的民窯哪有那么貴最多八千”
哈哈,真買
店員更熱情了“老板,真沒這么低,不信你網上查一查”
“你就說最低多少”
“六萬六”
“太高了,最多三萬”
“那我得請示一下領導”
“那麻溜的嗯,等等”鄭萬九猶豫了起來“有鑒定證書的吧沒有我可不敢要”
店員忙點頭“放心,肯定有”
這倒是實話,也別說這么大的店,就是普通的地攤,只要顧客要,也照樣能拿的出來。至于真假,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鄭萬九咧著嘴笑了一下“那就好”
“那老板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