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人造絲
書記也知道有些得意忘形了,稍稍控制了一下情緒“碳14的誤差要大一些,有時幾百年都不止,但熱光譜的誤差只有一百年左右。
既然實驗室斷定絲綢的年份在百年以上,說明實際年代至少也在200年以前。再算算時間,不恰好就是乾隆時期所以,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機織”
不止書記是這樣的想法,包括幾位副手,也包括專程從遼大和東大請來的教授,以及在場的所有的研究員。
院長卻嘆了一口氣。
他也覺得地圖肯定沒問題,不過這是給王永謙打電話之前。
雖然說雙方因為摩睺羅的事情鬧的不太愉快,但總歸混了個臉熟。所以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院長就聯系了王永謙,想請顧問組的專家也來看一眼。
但王永謙說顧問都不愿意來,理由是李定安和他們太熟,容易被人誤會他們徇私舞弊。之后又說,保險起見,他最好還是找個紡織學專家看一看。
什么意思
不管是顧問,還是王永謙,完全傾向于那個叫李定安的結論地圖有問題。不然不會說什么徇私舞弊,甚至還讓故宮找紡織學專家。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都是享譽全國的權威學者,總不能都跟著一個年輕人胡鬧吧
至此,哪怕他再是堅如磐石也沒辦法不懷疑,所以才堅持重新鑒定,更去請了老領導
思忖著,他又微微一勾腰“還是謹慎一點的好老領導,麻煩你”
“好”
老人站了起來,圍在地圖周圍的館員和教授們立即讓開了一條路。
書記又遞上了放大鏡,老人卻搖了搖頭“不用”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干了大半輩子紡織,壓根都不用眼睛去看,用手一摸他就能知道是什么料子,用的是什么工藝。
地圖很大,高六米六,寬九米九,但開封的地方就只有右下邊的一個角,長寬都是十公分左右。老人先摸了摸,又把角掀了起來,用手指捻了捻。捻了幾下,他又用指甲扣了扣取樣后留下的絲綢斷茬。
再然后,他才撩起了一根絲線,仔細的瞅了起來。
這一看,就是近十分鐘。他雖然沒說話,但眉頭卻皺的越來越深。
眾人也跟著忐忑起來不會是真的有問題吧
正驚疑不定,老人用力的一點頭“是劈絲沒問題,正宗的江南織錦,用的是木機妝花技藝,純手工織造”
“呼”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會場內像是刮起了風。
書記激動的拍了一下手掌“哈哈,大家都聽到了吧”
當然聽到了,而且聽的很清楚。
這下,那個叫李定安的還有什么話說
所有人都轉著類似的念頭,個個神情振奮,面色潮紅。
院長卻捏了一下下巴“但王處長的態度,太奇怪了感覺他對李定安結論,完全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不會是護短護過頭了吧”
扯什么淡
一抬頭,發現說這句話的是一位大學教授,老人把到了嘴邊的臟話咽了下去。
當教授腦子都當銹逗了
王永謙怎么也是部委干部,既便是胳膊肘往里拐,也不可能拐到是非不分,巔倒黑白的程度
老人斟酌著措詞,“所以,還得再找一下王永謙嗯,于平,你再給他打電話,把檢測及鑒定的結果告訴他,看他怎么說”
確實得再找一下,因為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不止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結果出來以后,應該怎么收場,怎么善后。
稍一思忖,院長點點頭“好”
賓館里,王永謙接完電話,微微的笑了笑“鑒定結果出來了,挺意外的趙永江看的,說是布料沒問題,”
項志清眉頭一皺“趙永江不應該啊”
“具體什么原因不知道,但聽語氣把握很大于院長話里話外,都有點不計前嫌,握手言和的意思”
有顧問故意問“不計誰的前嫌,我們的”
又有顧問順口就回“那你以為意思就是伱們趕緊的,現在改口還來得及”
“那有沒有說什么時候把李定安放出來”
“做什么美夢呢,也不看那小子把人家都坑成什么樣了”
“而且是連著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