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意思
就算是你想讓我遐想,這歲數也不搭干啊
不夸張,這女人既便沒和老娘一個年紀,也絕對小不了幾歲
思忖間,女人離開了座位,人群讓開了一條道,她剛出去,又“嘩”一下圍了上來。
不是人都走了,還有什么好看的
李定安揮揮手“各位,散了吧”
“別這不上不下的”
“李老師,這本書是誰仿的”
“聽您意思,清朝印都是對的,意思就是至少清朝內廷收藏過,乾隆鑒賞過,對吧”
“那現在還值多少錢”
“和故宮有什么關系”
一堆藏友站著不動,七嘴八舌,嗓們還一個比一個大,
李定安很無奈,其他幾位專家更無奈也別說散了,圍的人反而越來越多,就沒人再往他們的席位上坐,還怎么鑒定
張副教授瞅了瞅,湊了過來“解釋一下吧,要不然不消停”
老葛更是急不可耐“不搞明白,我覺都睡不著”
也不怪他堂堂一京大教授,也算是京城數得上的金石、古籍專家,卻這么不淡定
恰恰相反,正因為懂的多,才覺不可思議印鑒太多,而且各朝各代的都有,但痕跡表現卻又太統一這個問題他也看出來了,所以一時有點拿不準,才請李定安幫忙。
不過也只是拿不準,想著是不是保存不當的原因,也不是沒懷疑過這書是不是偽造的,但說實話,不多。
李定安倒好,不但言之鑿鑿,更是指出了明確的偽造時間明朝萬歷
而他也說的很明確好幾種科學檢測結論都顯示,這書就是宋版,那李定安是如何判斷的
沒道理他的眼睛比儀器還要高精尖吧
狐疑間,聽到李定安說“那也行”,老葛頓時來了精神。
“先說點公開的秘密故宮也有贗品”
確實是公開的秘密,溥義的回憶錄里就有寫退位之后,故宮大部分的護衛都被遣散,監管力量薄弱,所以許多老宮女和太監都從琉璃廠之類的地方帶贗品回來,把真東西換出去。
也不管字跡是不是一樣,畫風是不是相似,只要不是太離譜,大概對得上就行。
比如真跡是一幅唐寅的仕女圖,那我就找幅仕女圖,只要畫工不是太差就行,再請人題個唐寅的款,刻個唐寅的章齊活。
包括溥義自己也這么干自己出不去,也太顯眼,就讓他弟弟溥杰干天天上學的時候背一書包出去,袍子底下再藏一點,放學的時候再把贗品帶回來。
換出來的這些真東西,大部分都被他送給了日本人
“我再說點好多人不知道的溥義退位之后換出去的,其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的贗品之前就存在,具體時間要追溯到順治時期
這其中贗品占比最多的就是書,也就是各種清以前的珍本、善本、孤本。其次是書法字帖與畫,再次則是鼎彝與玉石”
這個好多人還真沒聽過,比如直播間的粉絲,圍觀的藏友。但幾位專家多少了解一點,至少京大的兩位教授就知道。
頓時間,老葛的眼睛“唰”一下就亮了“那本書是項墨林仿的”
李定安點點頭“十有八九”
粉絲和藏友卻是一頭霧水“項墨林是誰”
“剛查了,明朝中晚期中國最大的古董商人,還是最大的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