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語氣,這神情,怎么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意思是,這畫不對
東西他的,他不比誰清楚
“哈”
李定安笑出了聲,想了想,又把畫取了出來,“確實有點沒看準,林總能不能指點指點”
林子賢反倒看不懂了我在諷刺你,聽不出來
“難得,李專家竟然也有看不準的東西畫當然沒問題,不過價格是我自個定的但你猜專家估價多少八萬沒想到吧”
他笑的好不得意,又指了指展柜中還沒有收走標簽,“李專家,你就沒看看作者佚名這樣你都敢買”
聽語氣這兩人有仇
狐疑著,孫明方又看了看畫,然后“唏”的吸了口氣竟然是油畫,而且連誰畫的都不知道
更關鍵的是四十萬哪值了
在國內古玩界,油畫絕對屬于冷門品類之中的冷門。
一是不符合國人的審美觀,二是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不大,九成的玩家和藏友都不會碰這東西,價格自然也就不高。
比如同樣的一件名家之作,國外能拍一百萬,到了國內,五十萬都懸。
倒是動不動就有新聞,某國內畫家的油畫拍出了天價,就比如冷大師,但凡作品上拍就是好幾千萬,上億的都有。
但懂的都懂畢加索和梵高的作品才多少
所以連作者是誰都不知道的一幅油畫,專家能給出八萬的價格已經相當不錯了。
林子賢敢賣四十萬也不算出奇,因為這次展覽會是由賣主自己定價,大多數都抱著愿者上鉤、有棗沒棗先打一桿子的心態,售價比估價高幾倍的物件比比皆是。
李定安說看的不太準也屬正常,常言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他不可能什么都懂,而且還是極為小眾的西方油畫。
吊詭的是,他卻買了,四十萬還一分不少
標簽上那么大的幾個字,“經專家鑒定,估價八萬”,你沒看到
就覺得挺想不通。
轉著念頭,他又往前靠了靠。
國內懂油畫的專家堪稱鳳毛麟角,孫明方只是觸類旁通,水平普普通通。只能看出畫的挺不錯,光暗對比明顯,人物也很形象
嗯,有署名joseh約瑟夫
歷史上叫這個名字的畫家挺多,知名的也不少,英、法、德、意,以及瑞士、比利時等國家都出現過。也不乏作品拍出過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天價的大師。
但肯定不是這些人,不然這東西到不了這里,更不會只賣八萬。
嗯,不對
這臉部的染色,感覺用的是國畫的渲染技法
狐疑間,孫明方掏出手電打了一道光,照在了修士的臉上。
玻璃有點反光,看的不是太真切。但他研究了半輩子的國畫,這根本難不住他。手電稍稍斜了一下,反射出的光暈就跑到了其它地方。
認真一瞅,修士臉部的顏料調色時好像用的不是油,而是水。不然就會有一層油光,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撲了一層粉一樣的感覺。
不用油調色,還叫油畫么
再仔細看,用的還是工筆中的分染就是一只筆蘸顏料,一只筆蘸水,邊染邊洗,邊洗邊染。這種方法除了不會在畫絹表面留下太多痕跡,還能使顏色滲入畫絹或畫紙之中,更具生氣。
油畫卻不同,大都用的是重置法,也就是染一層干了之后再染一層,再加油畫顏料比較稠,就像是堆上去的一樣,立體效果要更強,更厚重。
而這一幅,修士的臉卻是平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