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拍賣會估計也就這么多,但只是估計,而非絕對。因為那地方動不動就“創造奇跡”,成交價比起拍價高十幾幾十倍的古玩不要太多。
類似的對話絡繹不絕,也由此看出,這里的賣家比外面的攤主實誠好多,至少不胡吹,什么就是什么。
原碑到晚清時期才出土,現在都還保存的好好的,等于想怎么拓就怎么拓,而且初拓同樣默默無聞。
“怎么,不要債了”
會場剛剛開門,外面已排的人山人海。繞過人群,就是以前的鬼市兩邊依舊是店鋪,中間用彩鋼封著頂,底下就是擺攤的地方。
騰出來的地方也沒閑著,專門設了一個區,叫“藏友交流區。”
他今天特意沖這兒來的。
腦子有坑吧,這公共場合
人家東北爺們好歹先問一句“你瞅啥”,你這上來就帶臟字
就像之前有人吆喝的萊子侯封田刻石拓本,刻的挺早,西漢王莽時期的,但史書中沒有萊子侯的記載,換非言之并非名人。
算是文博會的一大特色,申請攤位的人賊多,但來這兒逛的藏友很少,成交的更少。
臨走,他又點了點頭,那女在還在奇怪這人腦子有毛病吧,怎么老點頭
李定安同樣奇怪小本本上的東西不少,全是瓷器,不知道和還債有什么關系
就沒張嘴啊,怎么罵了
李定安沒說話,先笑了笑,又點了一下頭,然后徑直走過。
但他基本不停,徑直走向七號攤。
李定安瞅了瞅小伙手里的小本本交流區7號攤,咸豐琺瑯彩四花碗16號攤,六方傳香壺41號攤,哥釉青花尊
“你給我站住”
“嘿,干嘛的你”
“正事要緊”
“再說了,對您又沒一丁點的損失”
李定安倒是裝扮了一下棒球帽,小墨鏡。但一看他鼻子底下沒幾根毛,就知道賊年輕。再看穿的也不差,打招呼的真心不少。
關鍵的是,這兩位的文學造詣都挺高,留下的墨寶不少是不是挺神奇
思忖間,他又仔細看了一下,確定是真品。
“那你擱這兒蒙誰呢”
年長的一位拉住了捋袖子的小伙,又點了點李定安,“別給自己找事兒,趕緊走”
“哪年拓的”
“哪年的”
交流區指的就是這兒,所以這本子上記著的應該就是他看中的東西。
“我哪知道”
“那你留著吧”
李定安放下了碗,又轉到了后面一排,隨意的拿起一件漆刻,余光卻往身后打量。
他就是想看看,這些人玩什么把戲
牙疼了一整天,晚上才稍好了一些,所以這章有點短,說聲抱歉。
后面會補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