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清楚沒有,怎么回事”
“問了那人先去問過價,賣家報了兩百二十萬等艾梅和老史看完之后,那人又去了第二次。聽賣家少了六十萬,別說還價,他連東西都再沒看一眼,付了錢抱著就走了”
這就有點問題了。
玩古董的都知道,第一次如果沒買再去第二次,賣家就知道你是真喜歡這東西,百分之百漲價。
這次卻沒漲,還降了兩成多,肯定是兩位同伙的操作起了效果。
關鍵的是,不管去幾回,都絕對沒有不看東西就買的你就不怕賣家給你換一件一模一樣的高仿
還抱了就走,你著什么急
這人擺明是個行家不,高手,眼睛賊毒的那種,不怕賣家耍花招,更知道撿了大便宜。
“知不知道是什么人”
“說是個小孩,穿的花貍狐哨,跟街上的二流子似的。”
我靠
一群人睜大了眼睛又是小孩
還穿的花里胡哨這不就跟剛才說的“跳街舞的”對上了
“操他大爺的咱們是不是被人盯上了”
還用的著問,一次還可以說是巧合,那兩次呢
從哪冒出來個攪屎棍
“就一小孩,他怎么發現的”
“屁的小孩,絕對是別人指使的。”
“必須把這人挖出來的,不然這活沒法干”
“對,肯定沒走,指不定就藏在哪個角落里看著我們,準備截第三次”
“那還等什么,找啊”
六個人四散分開,挨個過道搜尋,一個個眼睛瞪的跟狼一樣
年輕小孩,約摸二十出頭,長的挺俊;
白色的寬t恤,印著卡通圖案,挺夸張的那種;
戴頂棒球帽,時而正戴,時而倒扣,鼻梁上還懸著一副蛤蟆鏡
特征這么明顯,絕對能找出來。
但一圈、兩圈、三圈人呢
交流區挺大,人也不少,但大都是賣家。閑逛的、站著的,或是坐在攤前問價看東西的人不多。照著這幾樣特點,應該不太難找。
問題是來來回回好幾遍,也沒找到符合條件的。
六個人又傻了眼是不是走了
不遠處,李定安笑的直抽抽找吧,找到明年你也找不到。
t恤早翻了過來,質量挺好,看不出什么卡通圖案,就純白的。
帽子、墨鏡也收到了包里,人也坐的端端正正,誰來問都笑吟吟的,主打一個文質彬彬,謙謙有禮,和什么非主流、二流子沒一毛錢的關系。
更關鍵的是,他這會兒不是坐過道里,而是坐攤后面,面前擺著一塊八卦鏡,還明碼標價一萬二
搖身一變成了賣家,唯一符合的也就只剩“年輕”和“長的俊”了,那六個人只是盯著買家找,當然找不到。
正樂呵著,又有人過來問“小兄弟,這鏡子一萬賣不賣”
“不好意思,一萬二最低”
“那算了”
人走了后,旁邊的大姐偏過頭,“怎么不賣,賺四千呢”
她親眼看著李定安收的,前后句,把賣家侃的暈頭轉向,直呼佩服。原價一萬二,最后六千成交,賣家還搭了倆馬扎。
“不賣,留著自個玩的”
“那你還坐這兒”
“逛累了,休息一會”
他笑了笑,又看了看大姐攤上的六方壺。不出意外,那伙人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這一件。
因為周教授的兒子剛剛才看過
“找不到,應該是走了”
“八九不離十兩件東西一轉手就能凈賺近百萬,揀了這么大便宜,不走等著挨打嘛”
“別讓老子碰上,不然干死他”
“走了也好,沒人攪局,咱才能順順當當的賺錢。”
“對下一件是什么”
“等會兒,我看看周慶發信息了讓先看六方壺我操”
“怎么了,一驚一乍的嗯,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