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還有傅抱石的一幅畫
質地為絹本,絹絲粗細均勻,絹面緊密細滑,十有八九是明中期盛產于蘇州一帶的貢綱。
岫玉軸頭,玉質油潤,包漿自然,現在雖然不怎么值錢,但在當時可是上好的美玉。
蘇木軸身,顏色并不是其特有的深黃,而是米色,更接近于白,顯得極為明凈。一看就是用石灰湯轉過色,且已經存放了好些年頭。
字更不用說,雖然不敢確定就是李東陽的手書,但李定安至少會欣賞瘦勁連綿,儒雅靈動,藏鋒內斂,動中有靜,方圓兼容。
無論是從起筆、行筆,再到落筆,整個過程圓轉如意,自然流暢,不見半點刻意。
說通俗點寫的極好,肯定是名家手書,絕非后人臨摹。
然后是題跋和印鑒,李定安同樣沒有刻意研究過各代衍圣公的筆跡與印章,但可以肯定這十五句題跋所用的墨與十五方印鑒所用的印泥,都符合明清時期上層階級常用的徽墨及朱膘印泥的特點。
再根據墨色與印跡之間的顏色對比,完全可以斷定最早與最晚的題跋和印鑒,時間至少相差三百年。
從明弘治到清同治,可不就是三百多年
到這里,基本可以確定這件東西沒問題,如果非要較真,至多也就是找一下李東陽的真跡,比較一下筆跡。
但李定安覺得出錯的可能性不大看結構、看筆畫、看布局、看章法,以及風格,絕對跑不開書法大家之手。
如果是后代名家臨摹,也不會臨摹洐圣公祖傳的盡牘家書,更不會私刻整整十五代洐圣公印
所以就挺奇怪這樣的好東西,段牧才花了一百二十萬
如果轉手,不敢說加個零,但翻個三四倍輕輕松松
“從哪來的”
“就在這買的”
哦想的太投入給忘了。
“你入手之前,再沒人問過”
“肯定沒有我和賣家算是熟人,聽說她要送這幅字參展,我當即追了過來。當時專家才剛剛鑒定完,說是李東陽真跡,還有十五代洐圣公題跋留印,東西對的不能再對。再看估價,才一百萬出頭,所以都還沒來得及進展柜我就買了”
鑒定的這么清楚,還能估到一百二十萬,謹慎的過了頭了吧
“哪位專家鑒定的”
“就在三樓,名字我沒記住”
“賣家呢,就沒加一點兒”
“她和我爸是生意合伙人,估計沒好意思。”
嘖,這運氣
“專家鑒定的沒錯是真跡,不論是李東陽的字,還是洐圣公的題記和印鑒都沒問題,絕對是能放家里壓箱底的好東西”
李定安輕輕的把畫軸卷了起來,“就是價格估的低了點,你算是撿了個大漏”
“不怕李老師笑話,我和明真差不多,兩人的雅骨湊一塊估計都沒一兩,反骨倒挺多”
雷明真伸腳就踢,段牧笑著跳開了一步“李老師要喜歡,我讓給您,您看著給點,不給都行”
嗯,要賣
李定安心里一動巧了
昨天在派出所他都還在想,快半個月了,答應陳靜姝的物件還沒著落。想著抽個時間尋摸尋摸,多花點錢都無所謂。
結果今天東西就自動送上門來了。
“行,那先謝謝了”李定安也沒客氣,“五百萬,我待會轉給你”
“多少”雷明真嚇了一跳,“一轉手就翻了四倍”
“伱以為呢如果上拍,價格更高”
“李老師,我剛那句真不是客氣話”
段牧連連擺手,“只是一時興起才買的,我就沒想賺錢。如果送您您肯定不會要,所以原價就行”
怎么可能
不說段牧買這幅字欠了多少人情,既便換成雷明真,他也不可能張嘴就占幾百萬的便宜。
“四百萬吧,不能再低了以后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你盡管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