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蘿伸展著枝條,葉兒翠綠,牙兒嬌鮮,繞著欄桿纏了一道又一道。
窗戶一塵不染,地板锃亮如新,桌面上擺著香爐與玉圭。
爐蓋上有口,寬五分,長兩寸,與玉圭完美契合。玉圭背部有三個圓槽,剛好能插三柱香。
道門科范、上清金書中都有記載爐名如意,又名復爐,玉圭別名燒香筒,徽宗皇帝宋御賜左右龍虎、復爐納官,亦出三箓簡文。
從那之后,帝后與皇族賜禮器予道士的記載屢見于史書,以復爐玉圭復神的科儀也傳了下來。
簡而言之高功法師打座修持自我之神時用的。
用處找到了,來歷也正查史志資料中沒有,李定安又托陳靜姝到省文物部門、博物館,以及黨史部門查一查,看能不能找到這兩件東西的出處。
有關老城那座道觀的資料倒是查了很多,是陳靜姝從省宗教局查到的據說是元代道士,豐城望族,凈明道第三代傳人黃元吉的祖宅,但除了主人姓黃,再無證可考,真假不知。
不過黃氏世代修道并不是吹牛,宗教資料中記的很清楚大致清朝初期,黃氏將祖宅建成道觀,觀名五言堂,香火時旺時衰,不過黃氏是豐城望族,田產頗豐,也不在乎這點香火錢。
中間沒斷過代,也沒有受過戰火和改朝換代的影響,一直傳承到建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全家還俗,道觀也恢復成私宅。
又過了幾十年,大致八十年代的時候舉家搬遷,黃氏不知去向,宅子被政府回收。
到九十年代初,旅游經濟復蘇,又被政府建成了道觀,由宗教局管理,直到五年前才被那爺倆買走。
很便宜,就花了一百來萬,包括那些符牌,法器,甚至靈位。
但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那父子倆,壓根不清楚觀里那些東西里頭藏著古董。
昨天他還抽空去了一趟,老道士倒是再沒裝高人做派,問什么說什么,但他知道的還沒李定安查到的多。
除此外,陳靜姝還查到,建國前工業園區那一塊有過一間水神祠,后來被小將們砸了。具體是不是在瓷器廠那一塊,和桌上這兩件有沒有關系,還要查
大致看了一遍,又瞅了瞅桌子上的香爐和玉圭,李定安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資料不多,但指向更加明確瓷器廠、道觀、藏寶圖、八大山人和牛石慧,以及寧王寶藏,之間絕對有聯系。
感覺隔了一層窗戶紙,可能輕輕一捅,就會霍然開朗。
問題是,捅破的契機在哪里
思忖間,門外傳來腳步聲,隨即,張漢光走了進來。
愁眉苦臉,一臉憂容,像是受了打擊。
“怎么,老婆又跑了”
“你大爺,說了八百遍沒跑沒跑”
嘴里罵著,他甩過來一支煙,“我給你申請兩道杠,領導沒答應”
李定安冷笑不語明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領導答應才見了鬼
就你那點小心思,是個人都能猜到感覺用順手了,就想給自己拴個籠頭,以后想用就用,隨叫隨到。
算盤打的挺好,但你怎么就不問問我答不答應
想先斬后奏,造成即定事實,結果碰到了一鼻子灰,可能還挨罵了。
純屬活該
“你進來就為這個”
“當然不是”
張漢光吐了口煙,“你家陳總打你手機你不接,打到了我這兒說是又幫你找到了點資料,發你郵箱了”
“知道了哦對,老王和小孫忙不忙”
“要出去”張漢光轉著眼珠“你覺得他們是該忙,還是不該忙”
什么叫我覺得
“怕我跑了是不是”
“廢話”
“你干點正事行不行,案子辦完了”
“要辦完我能留在這不過已經派人,看能不能從電子公司和船運公司挖出林子良的藏身的地點”
“你麻利點”
“現在著急了”
張漢光“嗤”的一聲,又指著他,“那就老實待著,少特么亂跑。老子隨叫你隨到”
就知道這王八蛋用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