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要與之下的國博、故宮、京大、保力協調,說不定還得給江西那邊打聲招呼
感覺比請部長來幫忙還要難
“張處長,你上次怎么協調的”
“協調”
張漢光還沒開口,何安邦先“呵”的一聲“等我們挨完罵,部里的調函才送過來”
伍慶山愣了愣。
很符合張處長的一貫作風先斬后奏,欺上瞞下先破案,挨不挨罵,受不受處分的以后再說。
曲中書眼睛一亮“之后呢”
張漢光抽了一下鼻子“幾位領導和劉部拍著桌子吵,說我們浪費人才但吵也沒用,我當時已經封隊了”
能和劉副部拍著桌子吵,那至少也得同級別
“幾位”
“四位,教育、文化、保力,還有工信”
曲中書倒抽了一口涼氣“你沒挨罵”
“廢話,夸都來不及”
張漢光手一攤,“因為案子破了哦不,只破了一半,但公海那伙人抓住了”
我靠怪不得他能升職
曲中書頓時就焉了就這陣勢,除了張漢光,再沒第二個能扛得住。
所以,學都學不來
伍市長也呼了一口氣確實很難,但總得試一試。
打個比方就剛才的那堆東西,如果嫌犯不交待,警方連從哪挖的都沒辦法定性。包括墓葬位置,墓主人身份、文物年代、等級、性質等等等等。
只能請專家初鑒,再送到相關單位,以初鑒結果為依據進行復鑒。但案子太大,不論是專業性還是權威性,省博和省鑒都要差一點,估計得送到部委鑒證中心。
問題又來了初鑒與復鑒結果一致還好說,要是對不上,就只能從頭再來。
一是離的遠,二是東西太多光是從溫有全別墅查封回來的都有幾百件,往年盜出來的、賣出去的,又是多少
沒上萬,也得有好幾千。
一件錯了好說,兩件錯了也不算大問題,大不了多跑幾趟,再讓部鑒的研究員抱怨兩句,但十件八件呢
你連初步范圍、大概性質都錯漏百出,怎么讓我們做精確鑒證
部鑒中心又不是為保定一家開的
所以,這個初鑒專家,能有多專業就得有多專業,能有多權威就得有多權威。
說難聽點,就算與部鑒中心扯皮打嘴炮,底氣也足。
而恰恰好,李定安就像是從天上掉來的一樣,簡直不要太合適。
國博、故宮,以及文化部的特邀研究員,夠專業吧
兩部委項目負責人、處級研保所總工,百億項目總設,夠權威吧
這么多的身份,負責這么多的項目,身后還有這么多的部資歷夠深吧
不夸張真要發生前后結果不一致的情況,部鑒中心都得想一想是不是自個弄錯了
他還是公安部門的顧問,可靠性毋容置疑,還幫張漢光辦過案子,經驗也很豐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那天馬行空,卻能拔云見日的思維能力
伍市長的眼睛越來越亮越想,就越是覺得合適
“張處長,何秘書長,借調之前,是不是先得征詢一下李老師的意見”
好家伙,老何說這么多,你都沒死心
張漢光愣了一下,又嘆了一口氣完了
老何吹的越多,說明李定安的能力越強,對警方的幫助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