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皺著眉頭,沉思良久,把卷宗推到了書記面前。
成司長連忙打開,全視貫注,看著看著,神情就不對了。
林子良。
沒見過,但聽過這個名字。
當時,館長在教科委,自己在人大,雖不在文化系統,但對這個名字并不陌生。
文化社科領域的后起之秀,考古文物行業的領軍人物。
有能力,有才華,有智慧,有拼勁,更有人賞識。
前途可望。
可惜,事與愿違。
但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科研技術,以及李定安。
人材果然是人才,林子良竟然研究出了光瓷技術,而且有可能處于世界前列,行業尖端。
因為查到的相關資料很少,只是根據疑似類產品推導從而得出的結果,所以只是有可能。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中核、中兵、中航的相關技術與之對比,還是有一點差距的。
這就很詭異了林子良有才華不假,研究能力也很強,但只限于考古和傳統瓷器領域,既便是想破腦袋,也沒辦法把他和軍工科技聯系到一塊。
但還有更詭異的李定安竟然把林子良的技術推導了出來
他撿漏、他賺錢、他研究古瓷、他幫公安部門辦案、也會點推理
書香門第、教師世家、爸爸在地方任職、媽媽是特級教師,家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該了解的都了解過,但從來不知道,他還懂軍工科技
而且懂的很多
他利用幾件仿古瓷,推導出林子良可能正在研究的技術種類,又根據技術推導出需要的關鍵原料,從而判斷林子良涉嫌稀土走私,又以此挖出了林子良的活動軌跡。
然后公安部門才根據這些線索,查到了稀土的流向、途徑,涉及的技術,及技術的最終流向和用途。
簡而言之李定安立大功了
書記愕然的抬起頭“怪不得劉部對他贊不絕口”
館長默然不然他為什么削尖了腦袋想把李定安挖走
現在還得加上對面這三位。
錐在囊中,鋒芒畢露
乍一想,搞古董研究的搞軍工科技,就覺得很荒謬。
但仔細一琢磨林子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關鍵的是,李定安和保力合作的薄胎瓷,就是他利用林子良的技術推導出來的。以此再推導出點什么,好像也不奇怪。
所以,館長不得不考慮,如果這是真的,李定安何去何從。
“是什么技術”林館長指了指卷宗,“光學陶瓷”
局長點點頭“對,林子良的主攻方向就是這個,已知研究成型并可以轉化應用的技術有兩種ga2o4透明陶瓷和yag激光陶瓷
前者屬透紅外陶瓷,民用領域應用非常廣,比如我們最常見的煙霧探測、體溫探測。而如果用于軍工,可制造坦克裝甲、戰斗機及導彈整紅外流罩,以及紅外制導設備”
書記愕然“戰斗機、導彈這是不是有點夸張了”
“還有更夸張的yag激光陶瓷民用領域中,高端科研和半導體儀器的關鍵部件全是這種材質,就比如高端光刻機反射鏡、窗視鏡、導軌、分散盤、絕緣環、聚焦環等等但如果是軍工領域”
郭局長稍頓了一下“主要生產高功率、大能量的固體激光增益介質,也就是李定安所說的激光介質,說簡單點激光武器能量輸出及儲能設備”
成書記愣了一下,不知道說什么了。
戰斗機、導彈、激光武器都離他很遙遠,但光刻機
但凡有貿易沖突,這東西首當其沖,必然是第一個被卡脖子的
“問題是,李定安別說學,接觸都沒有接觸過,他怎么可能懂”
郭局長頓時就笑了“來國博之前,李定安同樣不懂鑒定,更不懂瓷器”
“至少學校里教過”
“你們說的是京大嗎”于思成也笑了,“成司長,你算算,截止現在,李定安上了幾天課”
書記啞然無言。
認識何安邦的時候,李定安已經在古玩市場淘寶了,京大的門朝哪開,考古專業中有幾門學科,他可能都不知道。
等他到京大報道時,已經賺了兩個多億,蒙古瓷已經送到了國博,并已準備立項。
等于之前從來沒接觸過,家人朋友中沒有任何人從事這個行業,也沒有任何人教過他。
但他該懂的照樣懂,照樣能賺幾個億,照樣能申請立項部級科研項目。
與之相比,他懂軍工技術,好像也不是那么讓人難以接受
至少古瓷與工業瓷都屬陶瓷行業,其中許多技術共通,而且還有林子良這個榜樣。
李定安至多也就是學的快一點,林子良鉆研了二十多年,他鉆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