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找到了
打印機“嗡”的響了一下,吐出了一張表格,方志杰遞了過去。
李定安凝神細瞅粘粒硅鋁率、細土游離氧化鐵、高嶺石,伊利石,蒙脫石
老馬說的沒錯,這是離樣本數據最為接近的一次。
說明離找到窯址不遠了
身邊悄無聲息,他下意識的抬起頭
馬獻明拿著手機,滿臉糾結
幾個組長、研究員面面相覷,茫然無措
“愣著干什么,給邢隊打電話。”
“真探峰頂”
“探”
開始是河岸,之后是山腳,再之后是山腰,現在又成了山頂
“要還是找不到呢”馬獻明的表情說不出的痛苦,“再過幾天,是不是還要探懸崖和山谷”
別說,還真有可能
但這與常識不符瓷土的顏色越深,說明氧化鐵含量越高,燒出的瓷胎顏色也就越暗,反之就越白。
越低越好,一般的鐵質量分數都在百分之一以下。
“不會,就在奈曼”
“沒見過至少奈曼的地質與環境監測歷史數據中,從沒有發現過鐵含量這么高的高齡土”
翻過來又怎么了
他翻了過來,頓然愣住“紅的”
“李老師,你的早餐”
謝天謝地,終于等到這一句了
很精美,也很有特點,但這是釉上彩工藝的原因,和瓷土有什么關系
狐疑間,他抬起頭,李定安揚了揚下巴“左局,你翻過來”
李定安點點頭“對,紅的”
李定安若有所思,“小舒,拿一件標本,還有相關資料再端兩杯茶”
所以,這塊瓷片選土時,瓷土就是紅色的。
不大,直徑約摸四五公分,裁的四四方方,有明顯的弧度,估計是從什么完整的器物上割下來的。
仔細看,無論是葉、莖、枝,以及花瓣,都要高于胎體,非常有立體感。
“不麻煩”
左朋笑了笑,“李老師,要不咱們到旁邊”
“這不對”
釉面很亮,留白的瓷質又細又膩,而且很薄,如果不拿在手里,左朋險些以為這是從搪瓷琺瑯缸子上裁下來的,而非瓷片。
明白了這不是普通的光面瓷,而是浮雕瓷,可塑性越高,越好雕琢。
李定安輕輕一推,瓷片到了左朋面前。
終于問到正題了
“找相似土壤,也就是蒙古瓷的瓷土”
年輕真好
左朋拿了起來,先看了看釉面一朵芍藥,色彩很鮮艷,典型晚清時期的粉彩風格,但要比粉彩瓷更為生動。
其次會影響耐火度鐵越高燒成溫度范圍越窄,從而導致成品變形的機率增高。
李定安指了指凸起的花紋,“和高強度水泥中加鐵粉,鋪路的瀝青中摻鐵渣是同樣的道理”
這塊瓷片紅成這樣,至少也在百分之五以上說實話,干了半輩子文物和考古,第一次見這樣的
他又端詳了一陣“釉面卻這么白,用了化妝土”
瓷器的內胎不用上釉,瓷泥是什么顏色,燒成后就是什么顏色,至多塑胎的時候弄平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