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之后,又是銅柱。
張廣昌拿著高度放大鏡,又用手電補了光,圍著銅柱細細打量。
除了看,時不時的還會敲一敲。
但不知為什么,他看的越久,眉頭就皺的越緊。
什么情況,東西不對
何安邦揚了揚下巴,李定安微微搖頭,意思是讓他放心。
東西自然是對的,而且不要太對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張廣昌轉了好幾圈,又摳了摳李定安之前剝開的那塊銹皮。
琢磨了好一陣,他才抬起頭“白銅”
李定安點點頭“灰銅”
“產地”
“云南牟定。”
其他人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兩人打什么啞謎。
張廣昌恍然大悟“明白了”
稍一頓,他又指指資料員“記錄器形圓柱。用途禮器。銘紋星圖。鑄造工藝翻范渾鑄。防銹工藝水冷褪火重點鎳銅合金”
資料員快速記錄,其他人頻頻點頭不愧是頂級專家,看的就是快
咦,等等
你說啥
何安邦愣了愣“張教授,你剛說什么東西”
“你幾歲,耳朵就不好使了鎳銅合金”
我是沒聽清楚嗎我是不敢信元朝哪來的銅鎳合金
還這么大一根
何安邦眼睛都瞪圓了“不是我記得,這東西最早記錄于明一統志而且就只有一句寧番衛出白銅”
“沒錯”張廣昌點頭“冶煉記錄更晚,記載于乾隆時期劉墉編纂皇朝會典”
好家伙
項志清剎時一震,敲了敲銅柱,“李定安,這一根鑄造于什么時期”
“大致元成宗左右,最晚不晚于元仁宗”
“那就是1294到1320年之間”
“對”
所有人都聽懂了
乾隆繼位是什么時候
1736年。
等于這根柱子,把中國治煉鎳銅的歷史記錄提前了四百年
手中的筆不由的一頓,資料員一臉錯愕。
王永謙猛的抬起頭。
馬獻明激靈的一下,撲向銅柱,手剛伸上去,就被項志清拍開“邊上去掉點渣你都賠不起”
成司長也愣了好一會“李定安,你看準了沒有”
“應該沒問題”
“肯定沒問題”
張光昌指指銅柱,“銹太少,而且只有干燥環境下與空氣長期氧化形成的釉銹,卻沒有貼骨銹和浮銹,這明顯不符合常理。所以絕非只靠烤銅防銹冷卻褪火形成氧化銅保護層就能達到的
同時也說明分子結構極其穩定再看顏色,黃中顯綠,底色發灰,這是典型的淺鎳銅合金發色特征”
就說放了好幾百年,這東西怎么還這么亮
因為鎳銅合金最大的特點就是防銹。
哈哈大點、難鑄算什么,這才是真正的奇跡。
何安邦的兩只眼睛直放光“取樣了沒有”
“取了”
“試驗數據呢”
李定安沒說話。
發現山洞當晚,他就被看了起來,連實驗室的門都進不去,做毛線的實驗
“那你怎么不講”
“你都準備撤項了,還講什么講”
剛說到一半,迎上成司長的目光,李定安忙笑了笑“材料組準備申報資料時,我讓他們做了重點備注”
何安邦氣的想咬牙你慫什么慫,繼續懟呀
成司長也想咬牙他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材料長什么樣,總共有幾頁